责任编辑:新快报 来源:新快报 日期:2011-09-07
就市民普遍关心的“供港蔬菜”身份及品质问题,新快报记者将在Ole和Taste购买的“供港菜心”和在菜市场购买的菜心送往工商部门进行快速测试。结果显示,三种菜心样品均达标,农药残留量并无明显区别,属于“同一级别”。记者还对“供港蔬菜”销售商、蔬菜批发市场销售商进行暗访,有销售商直言:“香港方面没检测过的菜也能叫供港蔬菜?”“叫供港蔬菜更洋气,肯定会比什么优质、精选蔬菜好卖得多”。
检测结果
市场蔬菜检测不输“供港”蔬菜
8月30日下午,新快报记者分别在西华路菜市场购买菜心,以及在Ole和Taste超市购买“供港菜心”,一并送往荔湾区工商分局的检测室进行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经过菜心样品表皮切除、滴入缓冲液、放入超声波仪器提取农药残留物、滴入显色剂放入半自动食品综合分析仪等步骤后,结果显示,菜市场菜心的酶抑制率为5.11%,Ole’的供港菜心为14.2%,Taste供港菜心为13.64%。根据《农药残毒快速检测操作程序注意事项》,酶抑制率大于50%为农残超标样品,40%-50%为可疑农残超标。检测人员表示,这三种菜心样品的酶抑制率均小于50%,属于达标级别。至于为何菜市场所售的菜心农残值更低,检测人员认为是菜贩往蔬菜洒水,稀释了菜叶表皮的农药残留量。工商部门食品科负责人一再强调,只要酶抑制率小于50%的蔬菜样品均属同等级别,“不能仅从数值大小判断农药残留量大小”。
货源调查
供货商只能提供自制标签
为了解供港蔬菜在内地销售情况,新快报记者以广州超市进货人的身份对供港蔬菜基地及经销商展开暗访。在淘宝网上,一个“全农供港蔬菜”的商铺自称所售叶类供港蔬菜为3元/500克,对产品的介绍为无烂叶、无虫眼、无农药残留等。此外,商家还注明所售供港蔬菜的产地为甘肃。
记者以在广州经营超市想进供港蔬菜为由,发短信问其是否可以给广州发货,该供应商老板称可以。记者又问“产品质量怎么保证?”老板称“量大的话可以来西安先考察。”记者追问其平时向内地超市进货采用什么模式,老板立即改口称“我们是供港蔬菜的代理,主做陕西市场。”
随后,该老板向记者详细介绍了供港蔬菜内地卖的情况。他称货源在宁夏,目前国内蔬菜零售市场销售供港蔬菜的情况非常少,他目前只听说在广州个别超市有销售,但至于是不是真的“供港”,他就不清楚了。该西安老板还向记者介绍了供港蔬菜的诸多好处,并称导致国内市场少有的原因是“出口的蔬菜都不够用,供内地的菜就更有限了。”他表示,蔬菜的质量肯定是有保证的,而且供港蔬菜的大包装也是有标签的,但小包装则没有标签。最后,西安老板还向记者介绍了东莞石碣的一家瑞×贸易公司,并称记者可以从那里进货。
记者于9月2日下午拨通了东莞瑞×贸易公司负责人何女士的电话。记者以进货为由表明身份后,何女士称“可以发货。”记者又问其如何保证蔬菜质量,能否提供供港蔬菜标签。何女士表示,要看货可以来东莞,瑞×公司可以提供相关供港蔬菜标签,但“供港”标签是公司自制。
此外,8月28日,记者还联系了增城的一家蔬菜基地,工作人员表示可以“发货”。但当记者向其询问如何发货、如何保证蔬菜为供港时,该工作人员以“具体让我们董事长和你联系”为由挂断了电话。
检验检疫局
监管可追溯到供港蔬菜基地
广东省检验检疫局透露,按照香港规定,内地入港蔬菜要历经农药残留、金属元素、生物毒素、其他污染物以及质量指标检测等检验检疫程序,全部合格后方可获得市场准入凭证。2007年1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对供港澳蔬菜检验检疫管理的通知》,对蔬菜种植源头、收购加工等体系进行了详细规定。
同时,香港和内地的食品卫生部门还将监管领域延伸到了蔬菜基地,意图从源头上遏制供港蔬菜的安全隐患,并建立一套可溯源系统。从2007年4月1日起,供港蔬菜开始实行种植基地备案、包装加施标志、监装铅封及口岸核查、定点接驳等检验检疫措施。供港蔬菜基地在检验检疫部门进行严格备案,除了销售环节,检验检疫部门从种植、生产、加工、仓储、运输等环节进行无缝隙严密监管。
检验检疫部门表示,该部门主要针对广东局辖区(不含深圳、珠海)供港澳蔬菜进行监管,对于能否在内地销售、如何定价等问题属于企业自主行为,“来自供港蔬菜基地的蔬菜完全有可能进行内地市场销售,这个不在我们的监管范围内”。
专家说法
供港蔬菜质量有保障
广东省蔬菜产业协会副会长陈日远介绍,香港市面上销售的蔬菜有七八成都是由广东的供港蔬菜基地提供的,其中以东莞、佛山顺德、广州从化居多。而检验检疫机构对供港澳蔬菜种植基地和生产加工企业实施备案管理,有着环环相扣的监管体系,因此供港蔬菜的质量是很有保障的。
至于供港蔬菜能否在内地销售,陈日远认为这纯属企业自主行为,“没有明文规定不可以卖”。
陈日远还认为,供港蔬菜的种植模式是将食品安全隐患消弭在源头上,“这种基地运作模式,比散落农户的自发操作模式更易受到控制及监管,值得内地蔬菜种植模式借鉴。”
江南果菜批发市场
许多摊主不知“供港蔬菜”
新快报记者于8月27日早上7时30分来到广州市江南果菜批发市场。在多个蔬菜售货区,记者先后询问了10余位蔬菜销售商,他们对供港蔬菜均表示“闻所未闻”,反问记者什么是“供港蔬菜”。
记者解释完后,销售商们才“幡然大悟”,并表示“供港蔬菜”无外乎一个称谓,“只要蔬菜的质量高,完全可以充当供港菜。”还有销售商坦言:“即使打着‘供港’的牌子,未经香港部门检验合格,也不能叫真正合格的供港蔬菜啊。”有菜贩直言:“叫供港蔬菜更洋气,肯定会比什么优质、精选蔬菜好卖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