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
  • 金旺智能
  •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
  • 作物123
  • 报告订阅咨询
当前位置: 首页 > >

稻田的“卷叶魔咒”如何破解?从“卷叶”到“增产”,只需这几招!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来源:中国农药工业网 日期:2025-09-26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水稻卷叶螟是影响其生长和产量的关键害虫之一。本期“科学安全用药空中大讲堂”特别邀请到宁波三江益农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产品经理 郭新宇老师带我们深入解析水稻卷叶螟的发生规律和防控要点,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这一害虫,保障水稻的稳产高产。

(扫码收看完整直播课程)


一、水稻卷叶螟的发生规律


(一)主要危害特点


水稻卷叶螟以幼虫危害水稻叶片,幼虫会将叶片卷成筒状,躲藏其中取食叶片上表皮的叶肉,最终留下白色的下表皮。受害叶片会出现白色条斑,严重时会导致叶片大量卷曲、发白,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进而降低产量。


(二)不同地区的发生代数


水稻卷叶螟在不同地区的发生代数有所不同:


海南地区:一年可发生9到11代。

两广地区:一年发生6到8代。

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年发生4到6代。

东北、华北地区:一般为1到3代。


(三)主要危害时期


不同地区的主要危害时期也有所差异:


长江中下游地区:5月下旬到6月中下旬是卷叶螟开始迁入的时期,7到9月是其主害期,主要危害成熟的早稻、一季稻和迟熟晚稻。


安徽地区:一年发生4到5代,第一代幼虫发生危害期在6月上旬到中旬,第二代在7月中旬,第三代在8月中上旬,第四代在9月上中旬,第五代在10月中旬。其中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发生较重。


(四)生活习性


水稻卷叶螟喜高温、高湿,适宜温度在22~28摄氏度,相对湿度大于80%。成虫具有趋光性,一般栖息在隐蔽的地方,产卵多在夜间进行,且多产在嫩绿叶片的中上部附近。


二、水稻卷叶螟的防控要点


(一)农业防治


1.合理施肥: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使水稻生长健壮整齐,增强抗虫能力,缩短危害期。


2.灌水管理:适当调节灌水时期,降低田间湿度,可有效控制幼虫孵化。


3.品种选择:选择抗虫性较强的水稻品种,减少害虫的发生。


(二)生物防治


1.释放天敌:在水稻卷叶螟的产卵期,释放其天敌赤眼蜂,可有效降低害虫数量。


2.利用微生物:使用苏云金杆菌(Bt)等微生物制剂,对卷叶螟幼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三)物理防治


1.诱虫灯:利用卷叶螟成虫的趋光性,在田间设置诱虫灯,诱杀成虫,减少虫源。


2.性诱剂:使用性诱剂诱捕雄性成虫,干扰其交配,降低后代数量。


(四)化学防治


1.合理选择药剂


双酰胺类药剂:如氯虫苯甲酰胺,虽然效果较好,但长期使用会导致害虫产生抗性,建议谨慎使用。


大环内酯类药剂:如阿维菌素,目前部分地区的卷叶螟已对其产生中等抗性,需注意合理使用。


新型药剂:如印楝素,属于钠离子通道阻断剂,害虫对其抗性较低,可作为优先选择。


2.科学用药


轮换使用药剂:建议每种药剂每季水稻使用一次,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药剂,导致害虫产生抗性。


严格控制剂量:严格按照农药说明书推荐的剂量进行用药,避免随意加大用量,以免导致抗性产生和环境污染。


喷雾方法:采用弥雾或细喷雾的方式,确保药剂能够均匀覆盖叶片。喷雾时间以早晚为宜,避免在晴天高温时段进行喷雾,以提高防治效果。


3.关注田间情况卷叶螟活动性较强,容易被发现。在田间观察时,若发现成虫飞起,应及时进行防治。


三、实际案例分析


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例,某农户在2024年水稻种植期间,因未及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导致卷叶螟大规模爆发,白叶率高达95%以上,最终导致水稻产量大幅下降。而相邻的另一农户,通过合理施肥、灌水管理、释放赤眼蜂以及科学使用化学药剂等综合防控措施,有效控制了卷叶螟的危害,白叶率控制在10%以内,水稻产量较上一年度提高了15%。


四、总结


水稻卷叶螟的发生对水稻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影响。了解其发生规律并采取有效的绿色防控技术,是保障水稻稳产高产的关键。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看完整直播回放,分享给更多的朋友来学习。


来源: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科学安全用药空中大讲堂”《水稻稻纵卷叶螟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控技术》宁波三江益农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产品经理 郭新宇

中国农药工业网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农展馆南里通广大厦7层

电话:010-84885233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