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
  • 金旺智能
  •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
  • 作物123
  • 报告订阅咨询
当前位置: 首页 > >

玉米高产管理技术全攻略,从苗期到成熟关键要点都在这!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来源:中国农药工业网 日期:2025-09-08

想要玉米高产,离不开对生长全周期的科学管理。决定玉米产量的三大核心要素是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穗粒数和粒重。只有紧扣玉米不同生育期的需求,精准施策,才能为高产打下坚实基础。本期“科学安全用药空中大讲堂”邀请到山东康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大田产品经理 王珊老师为大家详细解析玉米各关键时期的管理重点。


(扫码收看完整直播课程)


一、玉米生育期划分及核心目标

玉米从播种到成熟,可分为多个关键生育阶段,每个阶段的生长重点和管理目标各有不同:
1.出苗-拔节期:目标是培育“苗齐、苗匀、苗壮”,促进根系生长,同时做好病虫害防治和除草剂药害解除。
2.拔节期-抽雄开花期:此阶段根茎叶快速生长,雌雄穗开始发育,是决定穗大小和穗粒数的关键期,需重点防病防虫、保证水肥供应。
3.抽雄开花期-籽粒成熟期:核心是延缓叶片衰老、促进灌浆,防治锈病、大小斑病等病害,为提高粒重保驾护航。


二、各时期管理技术要点

(一)苗期管理(出苗-三叶期)

1.生长特点播种后约7天进入三叶期,株高约10厘米,需肥量低,根系生长是重点。
2.管理措施
科学施肥采用种肥同播,底肥选用氮磷钾比例为23:6:6的复合肥(80斤/亩),并补充锌肥1-1.5公斤/亩。据测算,每生产100斤玉米籽粒,需氮肥3kg、有效磷1kg、有效钾3kg,施肥需按需调整。
合理灌溉:浇好“蒙头水”,提高出苗整齐度,助力壮苗培育。
3.常见问题及应对:
逆境影响:北方麦区易遇干旱,东北常面临低温高湿,三叶一心后可能出现除草剂药害,需及时采取补水、调温或解毒措施。
病虫害防治:警惕根腐病、纹枯病等种传/土传病害,以及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蚜虫、飞虱等刺吸式害虫还可能传播病毒病,需提前做好拌种或土壤处理。

(二)小喇叭口期(7-8片完全展开叶)
1.生长特点:雌雄穗开始发育,是决定果穗大小的第一个关键期,需肥需水量大,“棒三叶”(7-8-9片叶)对产量影响显著,保护好可提升24%产量,缺失则减产超49%。
2.管理措施:
追肥补水:每亩追施尿素30斤,同时做好防旱排涝,避免水分失衡影响生长。
叶片保护:重点保护棒三叶,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延长灌浆时间,为后期增产蓄力。
(三)大喇叭口期(10-13片完全展开叶)
1.生长特点:雄穗出现或开始吐丝,是需水临界期,缺水易导致“卡脖旱”,影响授粉和灌浆;同时也是锈病、大小斑病、炭疽病的高发期。
2.管理措施:水肥管理:每亩追施尿素40斤,确保水分充足,避免干旱或积水。
3.病害防控:提前喷施杀菌剂预防叶部病害,同时注意防范高温干旱导致的雌雄穗花期不遇,以及冰雹对叶片的损伤(严重时可致绝收)。

三、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叶部病害

1.锈病:主要危害叶片,后期产生黄色粉末状夏孢子,借气流传播。高温高湿、多雨多雾时易爆发,早熟品种和偏施氮肥地块发病重。防治需合理施肥,发病初期及时喷施杀菌剂。
2.大小斑病:均为真菌病害,大斑病病斑呈长棱形,小斑病为椭圆形,常混合发生,导致叶片早衰。7月下旬至授粉后高发,需提前预防,加强田间通风透光。
3.褐斑病:多见于河北、山东等区域,危害叶片、叶鞘和茎秆,病斑为黄褐色小斑点,无粉状物,与锈病区别明显。十叶期前易发病,土壤肥力低、高温高湿时高发,需注重基肥补充和早期防控。

(二)穗部及根茎部病害
1.顶腐病:由镰刀菌或细菌引起,苗期至成熟期均可发病,低温高湿或高温高湿(如中午喷灌后积水)易诱发。病株表现为生长缓慢、茎基变色、叶片扭曲,严重时死苗绝收。防治需选用抗病品种,避开高温浇水,发病后喷施唑醚氟环唑、春雷喹啉酮等药剂。
2.茎基腐病:土传病害,灌浆期发病,3-7天内可致植株青枯或黄枯,籽粒干瘪。种子带菌、田间积水、偏施氮肥会加重发病。防控需轮作倒茬、合理施肥,播种前用吡唑醚菌酯等进行种子包衣。
3.根腐病:由腐霉菌或镰刀菌引起,15-35℃易发病,导致幼苗猝倒。腐霉菌通过土壤传播,镰刀菌随种子传播。防治可选用抗病品种,及时排水,种子包衣推荐吡唑醚菌酯+咯菌腈+精甲霜灵三元组合(防效达84.53%)。

四、中后期管理关键提示

玉米散粉后至收获前1个月,是决定粒重的关键期,管理核心为“保叶、促灌浆、防早衰”:
1.保持叶片功能:避免叶片早衰,确保光合作用持续进行,可通过喷施叶面肥补充营养。
2.虫害防治:重点防控玉米螟等害虫,避免啃食叶片和果穗。
3.水肥管理:根据墒情适当补水,结合喷施磷酸二氢钾等,促进籽粒饱满。

掌握玉米各生育期的生长规律和管理技术,精准应对病虫害和环境胁迫,才能充分发挥产量潜力。科学管理,从细节入手,高产目标自然水到渠成!

来源:中国农药工业协会 “科学安全用药空中大讲堂”《玉米高产管理技术分享》山东康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大田产品经理 王珊

中国农药工业网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农展馆南里通广大厦7层

电话:010-84885233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