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
  • 金旺智能
  •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
  • 作物123
  • 报告订阅咨询
当前位置: 首页 > >

啶酰菌胺市场简要分析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来源:中国农药工业网 日期:2025-05-20

一、啶酰菌胺概述

1. SDHI杀菌剂发展历史

啶酰菌胺属于SDHI杀菌剂,这类杀菌剂发展历史如下:

(1)第一代SDHI类杀菌剂

1969年,Uniroyal公司(现科聚亚)首次推出SDHI型杀菌剂萎锈灵原药上市,之后氧化萎锈灵、麦锈灵(巴斯夫)、甲呋酰胺(Shell,现拜耳)原药陆续上市 。1981年灭莠胺上市,1989年氟酰胺上市,1997年呋吡菌胺和噻呋酰胺上市,这四个品种主要用于水稻病害。

(2)第二代SDHI类杀菌剂         

尽管SDHI杀菌剂研制历史较早,上市品种亦较多,但其对一些主要真菌疾病的疗效有限, 因此上市之后,并未真正引起人们的注意。直至2003年巴斯夫公司上市第一个广谱性的SDHI型杀菌剂啶酰菌胺,并迅速成为销售额过亿美元的产品后,才受到人们的特别关注。

2009年,国际杀菌剂抗性行动委员会 (FRAC) 根据作用机理给这类产品单独归类,因其作用于病原菌线粒体呼吸系统的琥珀酸脱氢酶而正式有了名份,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终于自成体系,并从此开创了新一代SDHI型杀菌剂的新纪元。

(3)第三代SDHI类杀菌剂         

近年来市场上推出的新一代SDHI型杀菌剂产品层出不穷,2010-2012年间就有七个原药新品种上市。拜耳公司2010-2012年上市了3个SDHI型杀菌剂品种:联苯吡菌胺、氟吡菌酰胺、氟唑菌苯胺;先正达公司2010-2012年上市了多个SDHI型杀菌剂品种:吡唑萘菌胺、氟唑环菌胺;氟唑菌酰羟胺;巴斯夫公司和三井化学公司2010-2012年上市了2个SDHI型杀菌剂品种:氟唑菌酰胺和吡噻菌胺。2012年以后,陆续又有多个新SDHI类杀菌剂上市。

2. 作用机理

啶酰菌胺为吡啶酰胺类化合物,它是由巴斯夫公司1992年发现,2002年首次登记,2003年开始上市的杀菌剂产品,属于第二代SDHI杀菌剂。啶酰菌胺它通过抑制线粒体电子传递链上琥珀酸辅酶Q还原酶(也称为复合物II)而起作用,其作用机理与其他酰胺类和苯甲酰胺类杀菌剂类似。

啶酰菌胺为叶面应用杀菌剂,可以在植物叶部垂直渗透和向顶传输,可以传输至植株的叶尖和叶缘,它还具有垂直渗透作用,可以通过叶部组织,传递到叶子的背面。它可以抑制孢子萌发、芽管伸长、附着器形成,在真菌的所有生长期有效,并呈现卓越的耐雨水冲刷性和持效性。在低浓度时,啶酰菌胺能阻碍菌丝生长和孢子形成,故具有治疗作用;另外,由于它能抑制孢子发芽、芽管伸长及附着器形成,故又具有出色的预防作用。

啶酰菌胺可以有效防治对甾醇抑制剂、双酰亚胺类、苯并咪唑类、苯胺嘧啶类、苯基酰胺类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产生抗性的病害。

3. 应用范围

啶酰菌胺杀菌谱广,可以防治果蔬和其他作物上由子囊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能用于许多作物上防治白粉病、灰霉病、菌核病和各种腐烂病等,且与其他药剂不易产生交互抗性。

    啶酰菌胺主要应用于果园(包括苹果、葡萄、柑橘、杨梅、芒果、桃树、香蕉、西瓜、甜瓜、草莓)、菜园(包括番茄、黄瓜、苦瓜)、大田作物(包括马铃薯、花生、油菜)、花卉(包括观赏玫瑰、观赏月季、观赏菊花)和草坪等作物/场所防治真菌病害,对灰霉病、白粉病、菌核病、早疫病和灰霉病等病害防效较好。

二、啶酰菌胺全球市场情况

啶酰菌胺于2003年上市后快速占领市场,2005年突破1亿美元,进入上亿美元产品行列。据AgbioInvestor数据,2011年啶酰菌胺全球销售额3.40亿美元峰值。但是由于氟唑菌酰胺和苯并烯氟菌唑等挤压啶酰菌胺市场份额,导致啶酰菌胺全球销售额出现下滑,到2020年达到峰谷2.18亿美元2021年开始,啶酰菌胺全球销售额稳定回升,呈现稳定增长态势,2021年为2.33亿美元,2022年为2.37亿美元,2023年为2.46亿美元。据AgbioInvestor预计,2028年啶酰菌胺全球销售额为2.53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0.56%。

‌      啶酰菌胺主要由其原创公司——巴斯夫公司进行销售。拜耳作物科学公司在欧洲、北美和南美市场上销售啶酰菌胺,该公司通过采取与其他杀菌剂如氟环唑、醚菌胺、吡唑醚菌酯和醚菌酯等预混产品的形式销售。纽发姆也参与啶酰菌胺的销售工作。

啶酰菌胺最初开发用于水果和蔬菜,但随后在油籽油菜(与苯菌酮混配)和谷物(与氟环唑复配)上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也被引入用于各种蔬菜作物,既可以单独使用(商品名 Endura)也可以与吡唑醚菌酯混配(商品名Pristine)。

啶酰菌胺被广泛使用,用于各种作物,可以叶面喷施也可以作为种子处理剂使用 巴斯夫向Incotec一家专注于种子处理和包衣技术的全球领先公司)供应啶酰菌胺产品,用于美国的油菜种子处理。2015年,巴斯夫在英国推出了Pictor(啶酰菌胺和醚菌胺复配),在德国推出了Efillor(啶酰菌胺和叶菌唑复配),两者都用于油菜。2016年,巴斯夫在加拿大推出了Lance AG,在法国推出了Signum(含吡唑醚菌酯)。2019年2月在西班牙上市Tessior(含吡唑醚菌酯)。并于2021年在美国推出 Encartis(啶酰菌胺与百菌清复配),用于预防和治疗币斑病和其他十种草坪叶部病害。多年来,啶酰菌胺相继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巴西、意大利、中国、西班牙和阿根廷等70多个国家登记,用于100种作物防治80多种病害。

三、啶酰菌胺国内市场情况

1. 登记情况

根据农药信息网公布的信息,截至2025年2月27日,国内登记有效状态的啶酰菌胺产品共有167个,其中原药30个,制剂137个;低毒132个,微毒35个;普通PD编号农药164个,专供出口EX编号农药3个;单剂40个,复配产品97个。仅仅2024年一年间,有10个啶酰菌胺产品登记。2025年截止目前,已有3个啶酰菌胺产品获得登记。巴斯夫欧洲公司在中国正式登记了96%啶酰菌胺原药、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300克/升醚菌·啶酰菌悬浮剂38%唑醚·啶酰菌水分散粒剂,同时巴斯夫植物保护(江苏)有限公司也取得了300克/升醚菌·啶酰菌悬浮剂登记。从登记剂型来看,目前所有登记的啶酰菌胺制剂产品,主流剂型为悬浮剂和水分散粒剂,各占49.6%,另外有一个可湿性粉剂(仅供出口柬埔寨)。

啶酰菌胺原药登记情况

登记证号

总含量

有效期至

登记证持有人

PD20081107

96%

2028/8/18

巴斯夫欧洲公司

PD20142680

98%

2029/12/30

河北兴柏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D20142681

98%

2029/12/30

泰州百力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PD20150053

96%

2030/1/4

浙江禾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D20150328

97%

2030/3/1

陕西诺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PD20150687

98%

2025/4/17

安徽宁亿泰科技有限公司

PD20151193

96%

2025/6/27

山东潍坊润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PD20151201

98%

2025/7/29

江苏省无锡市稼宝药业有限公司

PD20151550

97%

2025/8/3

迈克斯(如东)化工有限公司

PD20151556

98%

2025/8/3

潍坊中农联合化工有限公司

PD20151602

98%

2025/8/28

山东京博农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D20151880

98%

2025/8/30

浙江宇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D20160120

98%

2026/1/28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PD20160609

98%

2026/4/26

辽宁众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PD20160770

96%

2026/6/20

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PD20160910

98%

2026/7/27

江苏七洲绿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PD20161043

98%

2026/8/30

江西天宇化工有限公司

PD20161493

98%

2026/11/14

兰升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PD20161554

98%

2026/11/14

宁夏格瑞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PD20170363

98%

2027/3/8

内蒙古佳瑞米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PD20170614

98%

2027/4/9

佳木斯黑龙农药有限公司

PD20171508

96%

2027/8/20

青岛润农化工有限公司

PD20171695

97%

2027/8/20

广东广康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D20172061

98%

2027/9/18

响水中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PD20172431

98%

2027/10/17

石家庄市深泰化工有限公司

PD20173063

98%

2027/12/19

上海禾本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PD20173318

96%

2027/12/19

安徽广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PD20181585

98%

2028/4/17

内蒙古灵圣作物科技有限公司

PD20181919

98%

2028/5/16

印度联合磷化物有限公司

PD20182510

98%

2028/6/27

黑龙江欣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相比单剂,啶酰菌胺混剂产品登记数量较多,均为二元复配制剂,其配伍品种主要有:吡唑醚菌酯(43个)、咯菌腈(18个)、异菌脲(7个)、醚菌酯(6个)、腐霉利(5个)嘧霉胺(3个)、氟菌唑(2个) 、肟菌酯(2个)、嘧菌环胺(3个)、硫磺(1个)、乙嘧酚(2个)、嘧菌酯(2个)、乙霉威(1个)、啶菌噁唑(1个)等。

从登记仅限出口农药来看,我国企业已开始关注啶酰菌胺制剂产品的出口业务,2022年两家企业获得啶酰菌胺出口登记,即山东潍坊润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中山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兰升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23年9月28日获得8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出口登记,仅限出口到澳大利亚。

从登记作物来看,国内啶酰菌胺制剂产品登记在27个作物类型上。在葡萄上的登记数量是55个,高居榜首。其次是黄瓜,登记数量是44个。排在第三位的是番茄,登记38个(包括番茄、大棚番茄种栽培类型)。第四位是草莓,登记数量为16个。巴斯夫欧洲公司的啶酰菌胺产品在甜瓜、苹果、草莓、葡萄、月季、黄瓜、油菜、番茄、马铃薯、牡丹、柑橘、桃树、花生、香蕉等多种作物上取得了登记

2. 原药产销情况

如上所述,国内啶酰菌胺原药登记企业30家,但实际在产企业仅仅是少数,生产集中度很高。啶酰菌胺原药国内总产能约6000吨/年,但实际在产产能仅3000吨/年。近年来啶酰菌胺原药产量增长显著,2022年国内产量不到500吨,2023年产量700多吨,到2024年啶酰菌胺原药产量已经翻番到了将近1800吨。

从啶酰菌胺原药国内销售情况来看,2022年国内总销量不到500吨,其中兰升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兰升生物)占比95%以上;2023年国内总销量约500吨,兰升生物占比95%以上;2024年国内总销量1000余吨,兰升生物占比80%以上。以上三年,兰升生物啶酰菌胺原药销量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均排第一。

兰升生物是国内最早研发啶酰菌胺合成技术的厂家之一,并率先实现了规模化生产。目前,该公司2000吨/年啶酰菌胺原药产能已实现稳定达产,成为国内啶酰菌胺原药最大生产企业,以及仅次于巴斯夫的全球啶酰菌胺原药生产企业。

3. 市场情况

    从啶酰菌胺原药市场报价曲线图来看,2024年1月到2025年2月,啶酰菌胺原药国内市场报价经历了三个阶段,2024年年初报价42万元/吨,年中下滑到40万元/吨,2024年下半年以及2025年初,啶酰菌胺原药市场报价一直在38万元/吨徘徊。

下图为啶酰菌胺原药加权平均成交价格曲线图,从图上来看,实际上成交的价格远低于市场报价,最高的成交价格仅仅35.07万元/吨,尚未达到市场报价最低位置。而啶酰菌胺原药加权平均成交价格下降的趋势则与市场报价趋势相互吻合,即从2024年以来,啶酰菌胺原药价格一直呈现下降态势,可见市场竞争之激烈。

    究其原因,啶酰菌胺原药价格下跌,主要原因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需求偏弱,终端应用成本较高,下游企业采购意愿不足;二是部分性价比更高的品种分流市场需求;三是国际关税壁垒导致出口难,加剧了国内的竞争,进一步压低了市场价格。

四、啶酰菌胺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1.挑战

1)价格竞争与利润压缩

如上所述,啶酰菌胺原药价格呈现下降趋势,国内企业为争夺市场份额采取降价策略,部分企业价格已接近成本线,同时同类产品(如其他某些SDHI类杀菌剂或三唑类杀菌剂)性价比更高,分流中低端市场需求,从而导致啶酰菌胺企业在价格竞争的过程中利润空间被压缩。

(2)成本与供应链波动

啶酰菌胺中间体和原材料价格的波动,海运运费的上涨,将增加出口企业的成本压力。此外,环保政策趋严,技改投入(如废水处理等)增加,必然会推高生产成本,中小企业面临较大生存压力。

(3)国际贸易壁垒影响

当前,国际贸易摩擦频发、关税壁垒高筑、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不断加剧,经济发展格局的不确定性与不稳定性日益凸显,啶酰菌胺市场也难以独善其身,必然会受到影响。

2.机遇

啶酰菌胺与现有登记大多数杀菌剂无交互抗性,是植保市场上防治灰霉病、白粉病、早疫病等病害的重要药剂。目前登记的啶酰菌胺制剂产品,应用作物以黄瓜、葡萄、番茄、草莓为主,防治的主要病害是真菌中的部分病害,对于水稻、玉米、冬瓜、苦瓜、豆角、豆类、辣椒、向日葵、大蒜、韭菜、球茎蔬菜、芥菜、胡萝卜、莴苣、甘蓝、花椰菜、根类蔬菜、桑葚、核果、坚果、樱桃、蓝莓、薄荷、烟草、胡麻等其他作物的病害防治。啶酰菌胺及其混剂有较大的潜力,市场前景看好。复配制剂的开发将扩大应用场景,增强防治效果并降低抗药性风险,推动市场增量。啶酰菌胺制剂产品中,环境友好型的水分散粒剂和悬浮剂等剂型产品仍有较大的开发空间。

啶酰菌胺作为抑制线粒体呼吸链中琥珀酸脱氢酶的防治产品,其未来市场必定会持续受到科研机构、农药生产企业和菜农、果农、花农的欢迎,尤其是社会化植物保护统防统治服务组织的青睐,且随着啶酰菌胺产品登记证件的增加,应用作物范围的拓展,新剂型产品的开发,混剂产品应用的深入,防治对象的扩展,啶酰菌胺及其混剂在未来植物保护市场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发展前景广阔。

啶酰菌胺不仅是一种广谱且内吸性的杀菌剂,更拥有诸多独特性质。它能够高效防治果蔬及多种作物上的众多病害,同时兼具出色的渗透性。尽管其熏蒸作用相对较弱,但出色的杀菌效果依然不容忽视。此外,啶酰菌胺在种子处理方面也展现出潜力,为农业领域带来了新的防治策略,市场前景广阔。啶酰菌胺的作用机理别具一格,不会产生交互抗性。它不仅能预防病害,还具有治疗作用,双重功效显著。啶酰菌胺耐雨水冲刷,确保了更长的持效期。安全性是啶酰菌胺的另一大亮点,至今未有出现药害的报道。

欧洲、北美等成熟市场对啶酰菌胺认可度较高,市场推广较好,国内企业可以通过成本优势和技术合作扩大出口份额‌,而随着东南亚和拉美等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农业现代化需求释放,对啶酰菌胺接受度也越来越高,对啶酰菌胺的需求潜力也将增大。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可以预计,未来几年,无论是全球还是我国,啶酰菌胺必然会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中国农药工业网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农展馆南里通广大厦7层

电话:010-84885233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