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 English
中国农药协会
loading...

第三届环境友好型农药制剂加工技术及生产设备专题

  当前位置:中国农药工业网 >> 第三届环境友好型农药制剂加工技术及生产设备专题 >> 农药环保助剂的应用专题会

环境友好型农药助剂应用专题会专家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来源: 日期:2012-04-10

会议主持:李钟华

参会专家:陈福良丑靖宇戴权李钟华齐武魏方林张宗俭Peter Baur、荆小伟(翻译)(点击专家名查看专家简介)

 

专家团精心策划为您提供环保型农药制剂开发的整套技术解决方案

   制剂开发及助剂应用:热点环保型农药制剂的选型、开发难点、助剂筛选要点、工艺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

   增效技术推广:环保型农药制剂的增效技术开发要点研讨。

   技术示范及战略合作:针对客户重点需求开展对某类作物的增效技术项目合作,优先推广最新最好的产品,共同出资、联合开发、成果共享。

   项目联合申报:如何把握“中央1号文件”关于加大国家各类科技计划向农业领域倾斜支持力度、支持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基金,鼓励农业科技创新创业政策的新机遇,研讨各企业与研究院所等如何积极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加强交流合作、联合申报国家项目、推动产学研发展。

网上咨询专家420之前,您可通过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官方网站对“环保型农药制剂开发热点、难点问题”征集,邮箱ccpia_zjh@126.com

您的问题专家将在专题会现场解答

 

李钟华 

    博士,研究员,中化化工科学技术研究总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农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工业防霉防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先后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参与了“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大项目“国家南方农药创制中心建设”、“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大项目“新农药创制研究与产业化关键技术开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农药创制工程”的组织管理,正在组织“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绿色生态农药的研发与产业化”,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0余项,有丰富的国家项目管理及申报经验。

 陈福良

    博士,副研究员,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农药制剂、农药生物测定和农药助剂应用研究。主持或参加了多项国家“十五”科技攻关子课题和“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以及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国家财政专项、农业部“948”项目、国家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等课题。在农药制剂开发方面,主持或承担了数十个农药新制剂的品种研制,特别是研制了数十个农药混剂或单剂微乳剂制剂,其中有7个单剂制剂为国内外首创的微乳剂品种,对农药微乳剂的物理稳定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先后与数十家企业开展合作,已有十几个农药制剂品种在企业形成产业化。另外,还为农药企业制定了十几个农药品种标准,并获得了农药品种登记。

 丑靖宇

    博士,高级工程师,是有着丰富环保农药制剂研发及生产经验的专家,在沈阳化工研究院【新农药创制与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带领团队从事农药环保剂型和助剂开发工作。目前主要的工作包括纳米水乳剂、微胶囊悬浮剂、悬浮剂、水分散粒剂、种衣剂等环保剂型及相关助剂的开发和产业化。微胶囊剂属于缓释剂的范畴,是技术含量最高且颇具发展前景的一种农药新剂型,采用界面聚合法将其制成高含量微胶囊悬浮剂,减缓了农药的分解速度,降低农药施药量同时减少有机溶剂的用量,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生产、运输和使用的安全性。

 戴权

    戴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安徽省国家农药剂型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是中心主要学科带头人之一。在中心长期从事农药剂型的研究开发,主持和参加了国家及省部级20多个农药剂型项目的攻关。对典型的农药固体制剂,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泡腾片剂配方的剖析,结合国内外行业的发展方向及国家的相关政策,科学合理的制定固体制剂产品配方的设计和工艺思路。同时对典型剂型产品进行实例分析,阐述载体在固体制剂中的合理应用。通过对固体制剂的生产工艺分析,进一步了解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及交叉污染问题。对制剂工艺流程及解放方案颇有研究。

 齐武

    高级工程师,红太阳集团战略发展部总经理兼农药剂型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农药剂型开发、生产管理工作,多次承担国家、省、市科研开发项目,复配型水悬浮剂极易出现难于砂磨、分层结底、增稠困难、絮凝聚结等问题,使产品质量不合格。选用耐强电解质的表面活性剂配伍使用作为润湿分散剂,筛选增稠剂,确定分别适合于有机盐强电解质农药成份、无机盐强电解质农药成份存在下复配型水悬浮剂稳定、性能可靠制剂配方。通过研究,使该类产品既能够解决除草剂抗药性、扩大杀草谱、提高除草剂利用率、方便使用等方面问题,同时也为农药剂型加工的多元化、水基化、环保化提供了一个发展方向。多年主管环保剂型的生产,对于环保制剂生产工艺和流程的优化改造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魏方林

    魏方林,男,硕士学历,在职博士生,高级工程师。200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同年至浙江省化工研究所从事农药剂型研究,2002年至今在浙江大学农药与环境毒理研究所、杭州浙大新农农药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主要从事农药制剂开发,尤其是在新型绿色剂型开发上及新助剂的应用技术研究方面,已开发出三唑磷、菊酯类、大环内酯类杀虫剂的固体微乳剂与纳米乳粒剂;同时兼任农药登记环境生物急性毒性试验项目负责人。先后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获国内授权发明专利9项,国外授权发明专利1项。主持省部级项目1项,主持重大横向5项,作为主要骨干参与省部级项目、国家科技支撑、国家基金项目多项。

 张宗俭

    理学博士,教授级高工,现任北京广源益农化学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一直从事新农药创制、农药生物活性测定和应用技术研究以及农药助剂与制剂的研究和开发工作。主持完成10多项国家级农药创制、新农药筛选、农药生物测定方法和标准以及功能性农药助剂和制剂的研究与产业化开发课题。农药在使用时加入喷雾助剂,能降低药液的表面张力,提高润湿渗透性,并能促进药液在植物体内的吸收。对喷雾助剂的开发和应用有着多年的研究和应用推广经验。

 Peter Baur

    Peter Baur 博士,ISAA(全球农化助剂组织)现任主席,汉诺威大学教授,科莱恩化工植物保护全球技术总监。Peter Baur 博士毕业于慕尼黑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而后在汉诺威大学研究院领导关于植物保护方面的课题研究,1998年加入Bayer农化,负责Bayer农化全球产品的药效优化及方法研究。2011年10月加入科莱恩化工。在全球拥有100多项专利和文章。
    如何高效的使用农药,对农业发展以及全球环境来讲是一个大的话题,增效剂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重要部分。从增效的机理来讲解增效过程中的遇到瓶颈和障碍,并提出解决方法。同时对于增效的检测,提出一些新的检测方法。减少以往只能通过田间试验来检测所带来的时间与费用。并结合几个具体的农药来阐述如何根据原药的特点等因素来选择最恰当的助剂。并介绍一些绿色桶混助剂的发展以及使用。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