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
  • 金旺智能
  •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
  • 作物123
  • 报告订阅咨询
当前位置: 首页 > >

乙氧氟草醚

责任编辑: 来源: 日期:2009-02-19

 

    中文通用名称  乙氧氟草醚

    英文通用名称  0xyfluorfen(BSI,ISO,ANSI,WSSA);oxyfluorfene(ISO)

    商品名称  果尔(Goal)

    其他名称  RH 2915;割草醚

    化 学 名 称  2-氯-1-(3-乙氧-4-硝基氧基)-4-(三氟甲基)苯;

              2-chloro-1-(3-ethoxy-4-nitro phenoxy)-4-trifluoromethyl benzene


    CA登记号  42874-O3-3

    EEC N0.  255-983-0

    理化性质  原药黄色至红色固体,熔点65~84℃,有效成分含量为70%~80%,密度1.49(25℃),沸点250~300℃,70%的原药熔点为59~78℃,80%的原药为68-83℃,闪点大于93.33℃(闭式),纯品在25℃蒸气压为0.267mPa,熔点85~90℃,沸点358.2℃(分解)。密度1.35(73℃)。溶解度(25℃),水中0.116mg/L,丙酮中725g/kg,环己酮、异佛尔酮615g/kg,二甲基甲酰胺中>500g/kg,氯仿500~550g/kg,异亚丙基丙酮400~500g/kg。pH5~9(25℃),28天没有明显的水解。在紫外线下分解,DT503天(室温)。稳定至50℃。

    毒性  属低毒除草剂,狗和大鼠急性经口LD50>5g/kg,兔急性经皮LD50>10g/kg。大鼠急性吸入浓度2小时,未见中毒症状,对皮肤有轻度刺激作用,对眼睛有中度刺激作用,但在短期内即可消失。在试验剂量内对动物未见致畸、致突变、致癌作用。在3代繁殖试验和迟发性神经毒性试验中未见异常。2年喂养试验无作用剂量大鼠为2mg/(kg·d),小鼠为0.4mg/(kg·d)。在长期饲喂试验中。无作用剂量:大鼠40mg/kg饲料,狗100mg/kg饲料,小鼠2mg/kg饲料。对人的ADl为0.003mg/kg。鹌鹑LD50>2150mg/kg。野鸭和鹌鹑LC50(8天)>5g/kg。鱼毒LC50(96小时):蓝鳃0,2mg/L,鳟鱼0.4lmg/L,斑点叉尾鲴0.4mg/L。0.025mg ai/只对蜜蜂无毒作用。水蚤LC50(48小时)为1.5mg ai/L。

    剂型  果尔23.5%乳油(含有效成分240g/L或23.5%)。  质量标准  由有效成分乙氧氟草醚、表面活性剂、溶剂和水组成,外观为黑色不透明液体,密度1.04~1.06,沸点139~156℃,闪点为30℃,25℃时蒸气压为5mmHg,易燃。在50℃的温度下贮存1年,其中有效成分不发生分解,果尔23.5%乳油对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3.5g/kg,兔急性经皮LD50>5g/kg,大鼠急性吸入LD50>22.64mg/L。

    作用方式、机理     是触杀型除草剂,在有光的情况下发挥杀草作用。主要通过胚芽、中胚轴进人植物体内,经根部吸收较少,并有极微量通过根部向上运输进入叶部。芽前和芽后早期施用效果最好,对种子萌发的杂草除草谱较广,能防除阔叶杂草、莎草及稗,但对多年生杂草只有抑制作用。在水田里,施入水层中后在24小时内沉降在土表,水溶性极低,移动性较小,施药后很快吸附于0~3cm表土层中,不易垂直向下移动,3周内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在土壤中半衰期为30天左右。

    适用作物  用于水稻移植田,也用于大豆、玉米、棉花、蔬菜、葡萄、果树、针叶苗圃防除一年生杂草。  防治对象  飞扬草、鸭舌草、鳢肠、苍耳、反枝苋、草龙、鬼针草、胜红蓟、矮慈菇、节节草、小藜、陌上草、旱稗、千金子、牛筋草、稗、孔雀稗、野燕麦、狗尾草、马唐、扁穗莎草、日照飘拂草、萤蔺、异型莎草、毛轴莎草,碎米莎草等。

    使用方法  (1)水稻移植田。适用于秧龄30天以上,苗高20cm以上的一季中稻和双季晚稻移植田,插秧后4~6天,稗草芽期至1.5叶期,视草情、气候条件确定用药量,用果尔24%乳油150~300ml/hm2(有效成分36~72g),对水4.5~7.5L作母液,然后均匀洒在备用的225~300kg沙土中混匀。稻田水层3~5cm,均匀撒施或将亩用药量对水22.5~30kg/hm2装入盖上打有3个小孔的瓶内,手持药瓶每隔4m一行,前进四步向左右各洒1次,使药液均匀分布在水层中,施药后保水5~7天。果尔可与农得时、丁草胺、禾大壮、优克稗等除草剂各减半混用,可扩大杀草谱,提高药效和安全性。(2)陆稻、大豆、花生、玉米、针叶苗圃等旱田作物除草。使用较高剂量果尔作芽前处理,可有较长残效,持效期可达30~60天。陆稻播后苗前降透雨,或灌水后土壤湿度高的情况下,掌握在杂草萌发出土前施药,用果尔24%乳油600~750ml/hm2(有效成分141~176g),或减半量与60%丁草胺乳油1.5L/hm2混配,对水900kg喷于土表。大豆、花生、棉花等作物播后苗前施药,果尔24%乳油600~750ml/hm2或减半与甲草胺、氟乐灵等除草剂混用,扩大杀草谱;将果尔与克芜踪、达拉朋等剂混用作芽后喷洒,对玉米、棉花、大豆、葡萄、果树等作物免耕地杂草能彻底消灭。针叶苗圃于播后立即进行土壤处理,用果尔24%乳油750ml/hm2加水900kg喷于土表,对苗木安全。茶园、果园、幼林抚育,杂草4~5叶期,用果尔24%乳油450~750ml对水450~500L,使用低压喷雾器作定向喷雾杂草茎叶,或与克芜踪、草甘膦混用,扩大杀草谱,提高药效。

    注意事项  (1)乙氧氟草醚为触杀型除草剂,喷施药时要求均匀周到,施药剂量要准。用于大豆田,在大豆出苗后即停止使用,以免对大豆产生药害。(2)插秧田使用时,以药土法施用比喷雾安全,应在露水干后施药,施药田应整平,保水层,切忌水层过深淹没稻心叶。在移栽稻田时使用。稻苗高应在20cm以上,秧龄应为30天以上的壮秧,气温达20~30℃。切忌在日温低于20℃、土温低于15℃或秧苗过小、嫩弱或遭伤还未能恢复的稻苗上施用。勿在暴雨来临之前施药,施药后遇大暴雨田间水层过深,需要排出水层,保浅水层,以免伤害稻苗。(3)本药用量少,活性高,对水稻、大豆易产生药害,使用时切勿任意提高用药量,初次使用时,应根据不同气候带,先经小规模试验,找出适合当地使用的最佳施药方法和最适剂量后,再大面积使用。在刮大风、下暴雨、田间露水未干时不能施用,以免产生药害。(4)乙氧氟草醚对人体每日允许摄入量(ADI)是3ug/kg。安全间隔期为50天。(5)本药剂对人体有害,避免与眼睛和皮肤接触。若药剂溅入眼中或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立即送医院。(6)勿将本药剂置放在湖边、池塘或河沟边,或清洗喷药器具和处理废物而导致水源污染,用后的空容器应予以压碎,并埋在远离水源的地方。

    降解代谢  施药后很快吸附于0~3cm表土层中,不易垂直向下移动,3周内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

    允许残留  美国规定在水果、大豆、玉米、坚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05mg/kg,在家禽和蛋、肉、奶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也为0.05mg/kg,在棉籽油、薄荷油中的最大残留量为0.25mg/kg。

    其他    1975年由R.Y.Yih和C.Swithen-bank报道除草活性,由Rohm and Hass C0.推广,获有专利 Ger.Dffen 231 1631;2304006;US3798276。


 

中国农药工业网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农展馆南里通广大厦7层

电话:010-84885233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