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
  • 金旺智能
  •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
  • 作物123
  • 报告订阅咨询
当前位置: 首页 > >

氟氯氰菊酯

责任编辑: 来源: 日期:2009-04-27

 

    中文通用名称  氟氯氰菊酯

    英文通用名称  cyfluthrin(ISO-E,BSI,BAN);cyfluthrine(ISO-F)

     其他名称  BAY-FCR-1272;0MS-2012

    化学名称  a-氰基-3-苯氧基-4-氟苄基(IR,3R)-3-(2,2-二氯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酯

                      a-cyan0-3-phenoxy-4-fluorobenzyl-2,2-dimethyl-3-(2,2- dichlorovinyl)cyclopropanecarboxylate

    CA登记号  68359-37-5

    EEC N0.  269-855-7

    理化性质  原药为棕色无味含结晶的粘稠液体,密度为1.27~1.28,蒸汽压大于1.0mPa(20℃)。微溶于水,易溶于丙酮、甲苯和二氯甲烷。在酸性条件下稳定,但在碱性(pH大于7.5)条件下易分解。

    毒性  氟氯氰菊酯对人、畜低毒。原药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0.6~1.2g/kg,大鼠急性经皮LD50大于5g/kg。大鼠急性吸人LC50(1小时)>1g/m3,(4小 时)为496~592mg/m3。对兔皮肤无刺激,但对眼睛有轻度刺激作用。对鱼高毒,96小时LC50鳟鱼为0.6~2.9ug/L,金鱼为3.2ug/L,鲤鱼<1Oug/L。鸟类经口LD50为0.25~1g/L,鹌鹑LD50>5g/kg。对蜜蜂、蚕高毒。对鸟类低毒。

    剂型  5.7%、10%、20%乳油;0.05颗粒剂;8%超低容量喷雾剂,5%、5.7%乳油,2.5%、2.8%高效氟氯氰菊酯乳油,12.5%高效氟氯氰菊酯悬浮刺。

    作用方式  以触杀和胃毒作用为主,无内吸及熏蒸作用。对多种鳞翅目幼虫有很好效果,亦可有效地防治某些地下害虫。杀虫谱广。作用迅速,持效期长。具有一定的杀卵活性,并对某些成虫有拒避作用。

    作用机理  神经轴突毒剂,可引起昆虫极度兴奋、痉挛、麻痹,并产生神经毒素,最终可导致神经传导完全阻断。也可引起神经系统以外的其他细胞组织产生病变而死亡。

    防治对象  棉花、蔬菜、果树、茶树、烟草和大豆等多种作物的害虫,但不宜做土壤杀虫剂。

    使用方法  (1)防治棉铃虫,在卵盛孵期,每公顷用5.7%乳油450~750ml,加水750~1500kg喷雾,可兼治其他棉花害虫,同时对棉红蜘蛛也有一定抑制作用。(2)防治棉蚜,在棉花苗期,每公顷用5.7%乳油150~300ml加水750kg喷雾。(3)防治柑橘潜叶蛾。在夏、秋梢放梢初期,用5.7%乳油2500~3500倍液喷雾,隔7天续喷1次,有良好保梢效果,可兼治桔蚜等。(4)防治桃小食心虫,掌握在初孵幼虫蛀果前,用5.7%乳油1700~2500倍稀释液喷雾,还可防治星毛虫、桃蚜。(5)防治大豆食心虫。在菜豆开花结荚期,每公顷用5.7%乳油450~750ml加水750kg喷雾,可兼治豆蚜。(6)防治菜青虫、小菜蛾,每公顷用5.7%乳油300~600ml,加水750kg喷雾。但对菊酯已产生抗性的小菜蛾防效不佳。(7)防治菜蚜。每公顷用5.7%乳油150~225ml加水750kg喷雾。(8)防治茶尺蠼、木撩尺蠖、茶毛虫,于2~3龄幼虫期用5.7%乳油2000~5000倍液喷雾。(9)防治烟青虫,于卵孵盛期施药,每公顷用5.7 %乳油600~750ml加水750kg喷雾,可兼治烟蚜。(10)防治玉米螟,在玉米心叶期,每公顷用5.7乳油450~600ml,加水750~1050kg喷雾。此剂量也可防治粘虫、地老虎、斜纹夜蛾。(11)防治菜青虫。在2~3龄幼虫发生期施药,用5.7%氟氯氰菊酯乳油2000~1000倍液喷雾,用药后1天的防效为95.5%~100%,药后3天的防效为96.8%~100%,用药后5天的防效为95.6%~97.5%,用药后7天的防效为90.2%~95.0%。据田间观察,氟氯氰菊酯对甘蓝生长无不良影响。还可兼治小菜蛾和蚜虫。(12)防治苹果黄蚜。用5.7%氟氯氰菊酯乳油2000~1000倍液喷雾。用药后1天的防效为73.08%~82.92%;用药后3天的防效为86.0%~93.26%;用药后5天的防效为92.47%~96.85%。施药后对苹果的生长无不良影响。
 

    此外,还可作为泼浇液防治家畜体外寄生虫以及气雾剂用于防治卫生害虫等。

    注意事项  (1)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以免分解失效。(2)不能在桑园、鱼塘及河流、养蜂场所使用,避免污染发生中毒事故。(3)安全间隔期21天。(4)中毒症状及急救措施参见溴氰菊酯。

    与其他药剂的混用  氟氯氰菊酯可以与多种杀虫剂混用,以增效或扩大杀虫谱。

    降解和代谢  将本品的C14标记化合物在番茄、棉花、苹果、胡萝卜、马铃薯、花生和小麦的愈创组织及悬浮培养所进行的代谢研究,发现其主要降解物为3-苯氧基-4-氟苄醇和3-苯氧基-4-氟苯甲酸的葡萄糖缀合物,还有不少极性代谢物,它们是前面这些降解物的二糖缀合物。另外有一种羧酸酰胺代谢物,它是从本品的a-氰基水解生成的。

    其他     由I.Hammann等报道其杀虫性,德国拜耳公司(Bayer AG)发现,1980年由美国Mobay化学公司开发生产。获专利DE2709264;DE2852028。

 

中国农药工业网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农展馆南里通广大厦7层

电话:010-84885233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