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
  • 金旺智能
  •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
  • 作物123
  • 报告订阅咨询
当前位置: 首页 > >

乙嘧酚

责任编辑: 来源: 日期:2009-07-20

 

 

中文通用名称:乙嘧酚

英文名称ethirimol

化学名称5-丁基-2-乙基氨基-4-羟基-6-甲基嘧啶

理化性质:乙嘧酚属杂环类杀菌剂。纯品外观为白色粉状固体;熔点:159160℃;蒸汽压(25℃):0.267mPa;溶解度(室温):水中为0.02g/100ml,几乎不溶于丙酮、微溶于双环丙酮醇和乙醇种,在氯仿、三氯乙烷、强酸和强碱中溶解。原药质量分数≥95%,外观为白色粉状固体;对热以及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均稳定。乙嘧酚25%悬浮剂外观为可流动、易测量体积的悬浮液体,存放过程中可能出现沉淀,但经手摇动,应恢复原状,不应有结块;悬浮率≥90%,常温储存2年稳定。

 

毒性:乙嘧酚原药大鼠急性经口LD50>5000mg/kg,大鼠急性经皮LD50>2000mg/kg,对兔皮肤和眼睛无刺激性,豚鼠皮肤变态反应(致敏)试验结果,属弱致敏物;原药大鼠3个月亚慢性喂养试验最大无作用剂量:雄性为50mg/kg·d,雌性为1050mg/kg·d;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睾丸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三项致突变试验均为阴性,未见致突变作用。乙嘧酚原药属低毒。无致癌、致畸作用。

 

作用机制:乙嘧酚为内吸性杀菌剂,通过叶片和根吸收,产生内吸保护作用。用于叶面喷雾,又可经叶吸收传导,可防止病害蔓延到新叶。作拌种处理,植物的根可从土壤中继续吸收药剂,因而在整个生长期中都具有保护作用。

 

防治对象:主要用于防治作物的白粉病。

 

注意事项:

    1、抗性的预防措施

    白粉病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病害,由真菌感染造成。25%乙嘧酚悬浮剂是防治白粉病较好的药剂。

    抗药性是制约杀菌剂品种市场的重要因素。产品抗性的预防,包括采用对产生抗性有害生物种群没有选择性在内的种植植保措施。

    防治白粉病在生产中应做到轮换交替用药。25%乙嘧酚悬浮剂应与其它作用机制不同的杀菌剂轮换使用,有利于预防抗性或抗性治理。

    25%乙嘧酚SC在作物整个生育期一般施药2-3次,每隔7-10天施一次,不得擅自加大使用浓度。

    2、中毒预防

    1)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使用规定》进行作业。(2)施药人员必须遵守个人防护规则和农药使用注意事项。(3)施药前要准备好防护用品和施药器具。(4)施药时要戴口罩、戴手套、穿长衣和长裤、穿鞋袜等。(5)施药严格掌握标签规定的浓度,不可随意提高浓度,每天施药时间不要过长。(6)中午高温和风大时不施药。(7)施药过程不吃东西。(8)施药结束后及吃东西前要求用肥皂彻底洗手、洗脸和漱口等。总之,施药要做到安全操作,防止药液接触皮肤和进入体内。

    3、急救措施

    1)经口中毒者,立即进行催吐和洗胃。用1-2%碳酸氢钠溶液或清水反复彻底洗胃。(2)对皮肤接触者,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皮肤。(3)眼睛沾染毒物,可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多次冲洗。(4)危重病人呼吸不好者,必须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及时送医院对症抢救。(5)治疗:无特殊解毒剂,对症治疗。

    4、贮存与运输

    1)贮存于阴凉、干燥、通风和库房中。(2)贮运时,严防潮湿和日晒,不得与食物、种子、饲料混放,避免与皮肤、眼睛接触,防止由口鼻吸入。

 

   其他:  

    乙嘧酚降解的半衰期:在土壤环境中,根据外部环境不同,半衰期为1-20周。在植物体内,半衰期约3天。

    安全间隔期:建议安全间隔期为7天。

 

中国农药工业网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农展馆南里通广大厦7层

电话:010-84885233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