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 来源: 日期:2009-07-20
有机化工废水治理及资源化技术新进展
1 概述
石化行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在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环境保护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特别是近年来,水体中的有毒有机物污染日益加剧,与石化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大量有机化工废水的排放有着密切的关系。
根据水利部门的监测,我国长江等14个典型水体上的取水口已经遭受了197种有机毒物的污染,其中“三致”物质25种,被美国EPA优先控制的污染物达53种。长江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曾对长江干流主要城市江段水、底质和鱼体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了检测,共检出12类300多种有机物,22个城市江段中,检出有机物种类最多的5个江段依次是南京、上海、重庆、武汉和攀枝花。因此,如果不能有效治理有机化工废水,必将对我国的水环境安全产生严重的威胁。
有机化工行业排放的废水往往成分复杂、浓度高、毒性大、色泽深、难以生物降解,早已成为国内外环保界公认的治理难题。若采用传统的氧化、生化等破坏方法处理,则使大量化工原料或产品被分解破坏而白白流失,不仅处理成本高、操作难度大,而且往往不易达标排放。
我们开发出以树脂吸附法为核心的有机化工废水治理与资源化技术,在实现达标排放的同时,可以有效回收化工原料,对我国化工行业的节能减排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另外,近年来,在化工企业向园区集中的形势下,我们成功开发出了综合化工废水的污染控制集成技术,并在一些大型化工基地和化工园区得到了应用。本文将分别对这两项技术的原理、流程、特点、最新进展和应用情况进行介绍。
2 树脂吸附与资源化新技术
2.1 工艺原理及流程
大孔吸附树脂是上世纪70年代随着大孔离子交换树脂的发展应运而生的,通常是用单烯和双烯类单体在致孔剂和引发剂的作用下悬浮共聚而成。在此之后,超高交联吸附树脂、复合功能树脂和耐温吸附树脂等新型吸附剂相继研制成功。这些合成材料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已成功应用于多项有机化工废水的治理和资源化,受到了国内外环保界的广泛关注。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废水中的有毒有机物(溶质)通过吸附树脂(吸附剂)床层时,溶质分子被吸附在吸附剂表面,从而使有毒有机废水得到净化。被吸附的溶质选用适当的方式即可完全洗脱,洗脱液一般可通过一定的方法实现污染物的资源化,洗脱后的树脂即可重复利用。树脂吸附处理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