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来源:中国农药工业协会 日期:2009-11-30
2009年上半年,农药行业坚定信心,知难而上,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按照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民生”的总体要求,牢记支农重任,顽强拼搏,终使农药生产保持平稳发展,保证农业生产防治病虫草害的用药需要,为我国连续六年获得夏粮丰收作出积极贡献。
1 农药产量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半年农药产量列于表1。
表1 2009年1~6月全国农药产量(100%计、万吨)
农药类别 |
产量 |
占总产量比例(%) | ||
1~6月累计 |
同比(±%) |
1~6月累计(%) |
同比(±个百分点) | |
农药 |
116.8 |
10.5 |
|
|
其中杀虫剂 |
43.1 |
12.9 |
36.9 |
2.2 |
杀菌剂 |
12.4 |
-0.6 |
10.6 |
-0.6 |
除草剂 |
38.0 |
8.7 |
32.5 |
-1.2 |
上半年累计生产农药116.8万吨,同比增长10.5%,为历史最高水平。其中杀虫剂43.1万吨,同比增长12.9%;杀菌剂12.4万吨,同比基本持平;除草剂38.0万吨,同比增长8.7%。今年农药病虫害严重发生。由于北方地区大面积持续干旱,小麦锈病严重暴发,为此农药生产上重点增加杀菌剂品种和产量,特别是防治小麦锈病的特效药三唑类杀菌剂,如三唑酮、丙环唑、戊唑醇、腈菌唑等,保证及时扑灭锈病危害,夺得了小麦丰收。甲胺磷等五种高毒杀虫剂停产停用后,为保证农业生产防治虫害,特别对水稻严重虫害的需要,重点增产高效低毒取代杀虫剂品种,如吡虫啉、啶虫脒、阿维菌素、甲胺基阿维菌素、乙酰甲胺磷、三唑磷、毒死蜱、二嗪磷、丁烯氟虫腈等。同时大力推广高效、安全的水性化、固体化制剂,削减乳油等落后制剂,使产品结构进一步改善与优化。上半年农药产量增幅大于全国增幅(10.5%)的省、市、自治区有内蒙古、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河南、湖北、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甘肃和宁夏。
2 农药进出口
根据国家海关总署统计,上半年农药进出口及贸易顺差统计列于表2。
表2 2009年1~6月全国农药进出口及贸易顺差(实物万吨、亿美元)
农药类别 |
进口 |
进口 |
贸易顺差 | |||||||
数量 |
金额 |
数量 |
金额 |
1~6月累计 |
同比(±%) | |||||
1~6月累计 |
同比(±%) |
1~6月累计 |
同比(±%) |
1~6月累计 |
同比(±%) |
1~6月累计 |
同比(±%) | |||
农药 |
2.8 |
2.6 |
2.1 |
21.7 |
27.6 |
-4.1 |
7.9 |
-34.7 |
5.8 |
-44.2 |
其中杀虫剂 |
0.5 |
32.2 |
0.6 |
93.4 |
6.1 |
-29.3 |
2.2 |
-26.7 |
1.6 |
-41.4 |
杀菌剂 |
0.7 |
-3.7 |
0.6 |
13.9 |
2.3 |
-29.8 |
1.0 |
-21.5 |
0.4 |
-46.2 |
除草剂 |
1.3 |
-2.5 |
0.8 |
0.8 |
18.6 |
-17.8 |
4.5 |
-39.8 |
3.8 |
-44.4 |
上半年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影响,国际农药市场低迷,我国农药出口量呈负增长,特别是出口金额下降幅度更甚(见表2)。上半年进口农药2.8万吨,同比增长2.6%,进口金额同比增长21.7%,平均进口单价有所上升。出口农药27.6万吨,同比下降4.1%,出口金额7.9亿美元,同比下降34.7%,看到平均出口单价明显下降。其中,上半年除草剂出口18.6万吨,增长17.8%,而出口金额为4.5亿美元,同比下降39.8%,这主要是出口主要品种95%草甘膦原粉出口单价大幅下降所致,去年上半年草甘膦出口单价在1.3万美元/吨以上,而今年上半年下降至3500美元/吨左右。同样原因,导致上半年农药进出口贸易顺差5.8亿美元,同比下降44.2%。
3 全国供销社系统农药购销存
根据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统计,2009年1~5月供销社系统农药购、销、存统计列于表3。
表3 2009年1~5月供销社系统农药购销存(实物)
农药类别 |
单位 |
购进 |
销售 |
库存 | |||
1~5月累计 |
同比(±%) |
1~5月累计 |
同比(±%) |
5月末库存 |
同比(±%) | ||
化学农药 |
亿元 |
43.1 |
18.5 |
59.4 |
12.3 |
28.3 |
6.8 |
万吨 |
25.2 |
19.4 |
27.2 |
13.8 |
23.2 |
23.7 | |
其中杀虫剂 |
万吨 |
10.5 |
6.1 |
11.9 |
7.9 |
11.0 |
25.1 |
杀菌剂 |
万吨 |
4.6 |
27.8 |
5.04 |
16.6 |
4.2 |
14.5 |
除草剂 |
万吨 |
8.7 |
23.1 |
8.1 |
12.7 |
5.5 |
20.8 |
从表3可知,2009年1~5月,供销社系统农药购销数量与金额全面增长。购进农药25.7万吨,同比增长19.4%,购进金额43.1亿元,同比增长18.5%,同期销售农药27.2万吨,同比增长13.8%,销售金额59.4亿元,同比增长12.3%,其中特别是杀菌剂,购进4.6万吨,同比增长27.8%,销售5.04万吨,同比增长16.6%,较杀虫剂、除草剂增幅为高。
4 主要经济指标与经济效益
根据国家统计局对限额以上928家农药企业统计,2009年上半年农药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及经济效益完成情况列于表4。
表4 2009年1~6月农药行业主要经济指标与经济效益完成情况(亿元)
经济指标 行业名称 |
现价工业总产值 |
其中新产品产值 |
现价销售产值 | |||
1~6月累计 |
同比(±%) |
1~6月累计 |
同比(±%) |
1~6月累计 |
同比(±%) | |
农药原药制造 |
687.1 |
3.0 |
84.8 |
-11.6 |
649.8 |
1.7 |
其中化学农药 |
612.5 |
1.2 |
75.1 |
-11.8 |
577.2 |
-0.5 |
生物源农药 |
74.6 |
20.1 |
9.7 |
-10.3 |
72.6 |
24.1 |
其中出口交货值 |
产品销售率(%) |
利润总额* |
利税总额* | ||||
1~6月累计 |
同比(±%) |
1~6月累计 |
同比 (±%) |
1~5月累计 |
同比±%) |
1~5月累计 |
同比(±%) |
112.9 |
-36.9 |
94.6 |
-1.1 |
34.2 |
-34.0 |
44.6 |
-28.3 |
106.5 |
-37.8 |
94.2 |
-1.6 |
30.4 |
-36.1 |
39.6 |
-30.6 |
6.4 |
-18.0 |
97.2 |
3.1 |
3.8 |
-10.8 |
5.0 |
-3.8 |
受国际金融危机及出口低迷影响,尽管主要经济指标仍有所增长,但增幅下降,而经济效益却较大幅度下降。其中去年草甘膦价格不正常疯涨而导致利润猛升,而今年价格暴跌是一个重要因素。上半年农药行业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687.1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新产品产值84.8亿元,同比下降11.6%,现价销售产值649.8亿元,同比增长1.7%,其中出口交货值为112.9亿元,同比下降36.9%,产品销售率94.6%,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1~5月实现利润34.2亿元,同比下降34.0%,利税总额44.6亿元,同比下降28.3%。生物源农药销售产值为72.6亿元,占农药总销售额的11.2%,去除转基因作物,这个比例在世界农药市场中是位居前列的。生物农药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均优于化学农药。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现价工业总产值增幅高于全国增幅(3%)的有:北京、天津、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现价销售产值高于全国的有: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和新疆。产销率增幅大于1个百分点的有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广西、云南、陕西、甘肃和宁夏。
5 上半年农药生产特点
1. 农药产量持续增长,达116.8万吨的历史新高,但增幅下降。农药供应充足,保证农业生产的需要。
2. 产品结构继续得到改善,努力增产适销对路的高毒杀虫剂取代产品,特别是防治水稻虫害用药,同时重点增产防治小麦锈病用三唑类杀菌剂。提高高效、安全、水性化和固体化制剂产量,努力降低乳油等落后制剂的生产。
3. 受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企业经济效益下降,1~5月下降34%。
4. 农药出口数量下降4.1%,特别是出口金额下降34.7%。
6 下半年展望
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我国宏观经济正企稳复苏,国务院通过《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要求引导农民科学用肥用药。今年以来中央又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利好政策:①大幅增加农业农村投入,中央财政投入7161亿元;②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小麦提高0.11元/斤,水稻提高0.13元/斤;③增加农业补贴,中央财政安排1230亿元,包括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等;④健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⑤坚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18亿亩耕地底线等等,世界粮食危机延续与加剧,给我们带来机遇,这一切极大地提高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必将掀起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新高潮,提高包括农药在内的农资需求与投入。夏粮第六年丰收,而秋粮长势喜人,丰收在望。国家提高农药产品出口退税率,从5%恢复到9%、11%、13%。石化产业振兴规划强调要提高农资保障能力,调整化肥农药生产结构,降低生产成本,推进技术改造,控制总量,淘汰落后产能。农业部门强调下半年病虫害,特别是水稻病虫害将严重发生,6~9月是农业用药高峰时期。预计下半年农药生产和销售将好于上半年。全年农药产量将达200万吨左右,可保证农业生产需要。行业经济效益及国产农药出口将好于上半年。重要的是农药行业要坚定信心,抓紧机遇,转“危”为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认清国际金融危机和能源危机的不利影响,勇于面对,善于应对,把挑战转化为调整优化农药行业结构、提升发展水平的动力,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加速发展高效、安全、经济和环境友好的新品种新制剂,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多产适销对路价廉物美的农药产品,搞好技术服务,用好用足用活利好政策,在满足农业生产需要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国产农药的出口,继续保持农药生产持续稳定、又好又快发展。农药工业发展前景始终是光明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