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来源:中国农药工业协会 日期:2010-12-08
低碳经济提供发展新机遇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后,低碳经济成为点击率最高的关键词,全球绿色化浪潮风起云涌, 转变发展方式,迎接绿色革命的挑战成为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一条主线。为此,中国石油和化工规划院史献平副院长介绍了“ 低碳经济与农药工业”的关系。 “对于农药产业来说, 面对全球绿色化浪潮的到来,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农药工业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他建议,要尽量采用低碳工艺,避免碳排放量高的工艺及原料路线;重视节能减排。
发展生物农药和采用生物技术;大力开展转基因研究,坚持生态理念,以绿色发展促进农药工业的科学发展。
生物农药发展前景广阔
当前国家对农产品安全质量高度关注,对环境保护高度关注,十分重视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发展,这对生物农药的发展来说是重大的机遇。近几十年来,生物农药在中国虽有很大发展,但与化学农药相比, 在消费者思想观念、基础研究、产品开发、生产管理、质量控制、市场流通等诸多环节还有较大
的差距。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寅初对六十年来中国农用抗生素的研究开发作了介绍。他提出:“自然界的微生物资源是十分丰富的,但在发现的方法上还必须有新的提高,要尽快认清活性物质的化学本质,作为进一步研究开发的重要依据。”
农药进出口贸易的新思路
“农药进出口贸易是我国农药产业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确保我国农业生产安全的重要保障,是克服金融危机的重要力量,是促进我国农药管理国际化的重要手段。”农业部农药检定所顾宝根副所长总结了国际农药市场状况、农药国际贸易新态势和我国农药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及竞争优势,分析了国际农药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就如何使我国从农药国际贸易大国向强国转变提出指导思路:一方面, 企业需要遵纪守法、诚信经营;树立品牌、扩展市场;同行合作、形成合力;参与国际交流、加强宣传。另一方面,管理上需要改进方法,加强进出口管理,打击非法进出口;开展咨询服务,帮助企业走向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