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来源:农药工业网 日期:2013-01-07
氟啶虫胺腈(Sulfoxaflor)是美国陶氏益农公司于2010年11月2日在英国伦敦召开的世界农药研究会议上公布的新型烟碱类杀虫剂。美国陶氏益农公司2010年6月已在中国取得50%氟啶虫胺腈水分粒剂防治棉花粉虱、棉花盲蝽和小麦蚜虫的田间试验批准证;同年7月取得22%氟啶虫胺悬浮剂防治黄瓜粉虱和21.8%氟啶虫胺悬浮剂防治水稻水虱的田间试验批准证。
陕西汤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明了发明了两种含有氟啶虫胺腈的组合物。
第一种含有氟啶虫胺腈与有机磷类化合物的杀虫组合物,含有活性组分A和活性组分B的杀虫组合物,活性组分A选自氟啶虫胺腈,活性组分B选自以下任意一种杀虫剂:毒死蜱、马拉硫磷,且A、B两种活性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1~40%∶1~80%。
第二种含有氟啶虫胺腈的杀虫组合物,含有A和B的杀虫组合物,活性成分A选自氟啶虫胺腈,活性成分B选自以下任意一种杀虫剂:吡蚜酮、吡虫啉、啶虫脒、烯啶虫胺、噻虫嗪、噻嗪酮、噻虫啉、噻虫胺、呋虫胺,且A、B两种活性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1~50%∶1~50%。本发明组合物可防治多种害虫,并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并扩大了杀虫谱,对刺吸式害虫如飞虱、蚜虫、茶小绿叶蝉、粉虱和鳞翅目害虫如小菜蛾、甜菜夜蛾都有较高活性。
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发明了两种含有氟啶虫胺腈的组合物。
第一种为含有氟啶虫胺腈和哌虫啶的杀虫组合物,其中氟啶虫胺腈与哌虫啶的重量比是(1:8)~(8:1)。本发明组分合理,除具有显著的杀虫效果外,还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减缓抗性的产生,制剂残留量少,对作物无污染,安全性好,符合农药制剂的安全性要求,本发明对水稻、蔬菜、棉花、果树等作物上的刺吸式口器害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第二种为含氟啶虫胺腈和丁烯氟虫腈的杀虫组合物,该组合物中氟啶虫胺腈和丁烯氟虫腈的重量比是8:1~1:8。本杀虫组合物可以配制成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悬浮剂、可分散油悬浮剂、乳油、微乳剂剂型。
青岛海利尔药业有限公司发明了四种含有氟啶虫胺腈的组合物。
第一种为含有氟啶虫胺腈和大环内酯类化合物的杀虫组合物,其有效成分为氟啶虫胺腈与阿维菌素或甲维盐,两种有效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1~80∶20~0.1,优选重量百分比为1~40∶10~0.1。杀虫组合物中有效成分总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90%,优选为5%~30%,其余为农药中允许使用和可以接受的辅助成分,用已知的方法可制备成水乳剂、微乳剂、乳油、悬浮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液剂、水分散粒剂。
第二种为有效成分为以氟啶虫胺腈和吡蚜酮或茚虫威中任意之一为有效成分两元混配的杀虫组合物,用已知的方法可制备成水乳剂、微乳剂、乳油、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本发明杀虫组合物主要用于防治同翅目刺吸式口器害虫,鳞翅目昆虫,半翅目盲蝽科害虫。
第三种其有效成分为氟啶虫胺腈与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农药,以氟啶虫胺腈与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为有效成分防治鳞翅目昆虫、同翅目刺吸式口器害虫、蛛形纲及有关的玉米大豆类地上、地下害虫。
第四种为有效成分为氟啶虫胺腈与沙蚕毒素类化合物为有效成分进行两元混配,以氟啶虫胺腈与沙蚕毒素类化合物为有效成分的杀虫组合物在防治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棉铃虫、二化螟、粉蚧类等鳞翅目昆虫及飞虱、蚜虫、粉虱、叶蝉等同翅目刺吸式口器害虫时防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