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来源:农药工业网 日期:2023-05-13
草甘膦于1972年由孟山都公司推出,是全球第一大除草剂,其具有良好的内吸传导性,除草效果优异,持效期较长,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特性。草甘膦的施用为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保障。草甘膦的作用机制是抑制烯醇丙酮基莽草素磷酸合成酶的活性,使蛋白质合成受到干扰,从而导致植株死亡,在除草效果上不具有选择性,属于非选择性除草剂。
由于草甘膦兼具高效广谱、低毒安全等特性,属于高性价的农药品种,故被广泛用于田间、坡地以及草坪等防除杂草,在氨基酸类除草剂中常年位居第一,远超过第二位的草铵膦。2021年全球草甘膦销售额为61.5亿美元,占农药销售额的8.3%,是最大的除草剂品种,也是全球第一大农药品种。
年份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全球销售额 |
53.25 |
52.51 |
58.55 |
61.50 |
同比 |
4.2 |
-1.4 |
11.5 |
5.0 |
数据来源:Phillips McDougall和 IHS Markit |
2018-2021年四年间,草甘膦全球销售额除2019年下降1.4%外,其余几年均增长,尤其是2020年,同比增长了11.5%,2021年也增长了5.0%,2018-2021年复合增长率达4.9%,持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草甘膦全球市场的发展壮大主要源于其应用领域的拓广。草甘膦上市的前20年间,在农业和非农上使用量稳步上升,使用范围逐步扩大,甚至可用于控制晚季田间杂草和作为干燥剂,但市场规模增长较为缓慢。直到1996年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的推出和种植,草甘膦的使用量爆发式增长。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包括大豆、玉米、棉花等,其中耐草甘膦大豆为最主要的品种。
应用试验表明,农用市场中,草甘膦可以应用于传统作物、转基因作物、果蔬等防除各种常见杂草,其主要市场是转基因作物,农用市场份额占90%以上。非农用方面,草甘膦也可用于草坪、森林、苗圃及一些灌木防除杂草,控制果园中各种水果新梢生长,防止植株枝叶的早衰,对甜菜、番茄等有增糖的作用,非农用市场多年持续稳定,近5年全球使用总量保持在70万吨左右。
目前,草甘膦主要应用于转基因作物的种植生产中,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的出现使得草甘膦的扩大使用得到了保证。1984年,孟山都将草甘膦与基因工程联合利用,成功研制出抗草甘膦的转基因作物,这项技术的突破,增加了草甘膦“选择性”功能,施用时仅杀杂草不杀具有抗草甘膦特异功能的转基因作物同时还极大地降低了农田用药成本。与此同时,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的种植,解决了此前长期存在的定向喷施施用难点和药液漂移易致药害等问题,同时还可以运用无人机施药等技术手段,加快推进农田机械化工作进程,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和人工成本。
根据作物类型,草甘膦应用可以划分为转基因作物市场和传统作物市场。无论是销售额还是销售量来看,转基因作物在全球草甘膦市场上都占据了最大的份额。2021年,全球种子市场较2020年增长了7.1%,达到472.4亿美元;其中转基因种子销售总额增长了11.6%,达到217.0亿美元,而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也达到了全球作物面积的19%。
类型 |
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转基因种子 |
189.21 |
199.12 |
217.32 |
传统种子 |
245.07 |
242.13 |
255.10 |
共计 |
434.28 |
441.25 |
472.42 |
数据来源:Phillips McDougall和 IHS Markit |
转基因种子市场不断扩大,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增长,或将拉动草甘膦需求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