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来源:农药工业网 日期:2023-04-11
近三十年来,我国农药出口呈现三个阶段。一是20多年的快速发展期。从上世纪九十年代直到2014年,农药国际贸易从逆差转化为顺差,到2014年达到94亿美元。二是2014-2016年的调整期。受到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影响,我国农药出口额从2014年的94亿美元下降到2016年的67亿美元。三是2016年之后又进入新的增长期。农药出口逐年上升,2018年出口数量有所减少,但由于国内产品结构的迅速改善,高活性高附加值产品占比大幅上升,出口金额不降反增,首次实现了农药出口从数量增长向效益增长的历史性转变。2019年起,我国农药出口额破百亿美元,2020年出口额达到117亿美元,2021年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出口额翻倍,达到234亿美元,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农药行业整体基础雄厚、地位稳固,印证了产业升级换代和技术改进提质的显著成效。
数据来源:ICAMA
从原药和制剂出口占比看,出口额以原药为主的格局没有发生变化,总体呈60%:40%的比例;制剂出口相对提升慢,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随着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在中国采购原药,在终端市场附近加工成为制剂,减少运输、人工等成本,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二是制剂销售首先需要树立品牌并在目标国注册登记,近年来国内企业开拓海外市场进程加快,其品牌认知程度和国际市场经营策略有很大程度的提升,在终端市场的区域和份额也逐步扩大,但相较于全球第一梯队的企业和品牌市场影响力仍存在一定差距,全球市场经营策略尚需历练积累,制剂出口和海外市场仍需培育。
2020年3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公告,调整农药等产品出口退税税率,原药与制剂的出口退税率相同,助推制剂出口能力提升;同年6月,农业农村部发布公告,制定新的仅限出口农药的产品登记政策。这两次调整,降低了新冠疫情对农药行业的影响,利于稳定农药出口贸易和推动农药制剂出口、创建中国农药品牌,同时减少了政策壁垒,使企业获得更为宽松的出口环境,对我国农药出口和加快拓展国际市场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我国优势企业利用国内新冠疫情有效控制的优势,抢抓机遇,积极抢占终端市场,制剂出口数量和范围进一步提高。
从出口产品类别来看,我国农药出口以除草剂为主,占比超过60%,其次分别是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数据来源:ICAMA
从出口品种来看,我国农药出口品种超过400种,以非专利大宗产品为主。出口金额前10位品种占出口总额近半。2021年,出口额排名前十的品种依次为草甘膦、草铵膦、莠去津、百草枯、吡虫啉、烯草酮、嘧菌酯、戊唑醇、甲氨基阿维菌素、硝磺草酮。
表1 2018-2021年我国农药出口产品TOP10(出口金额)
排序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1 |
草甘膦 |
草甘膦 |
草甘膦 |
草甘膦 |
2 |
百草枯 |
百草枯 |
百草枯 |
草铵膦 |
3 |
吡虫啉 |
吡虫啉 |
吡虫啉 |
莠去津 |
4 |
百菌清 |
烯草酮 |
烯草酮 |
百草枯 |
5 |
烯草酮 |
百菌清 |
硝磺草酮 |
吡虫啉 |
6 |
毒死蜱 |
莠去津 |
甲氨基阿维菌素 |
烯草酮 |
7 |
莠去津 |
甲氨基阿维菌素 |
莠去津 |
嘧菌酯 |
8 |
草铵膦 |
毒死蜱 |
百菌清 |
戊唑醇 |
9 |
麦草畏 |
氟虫腈 |
嘧菌酯 |
甲氨基阿维菌素 |
10 |
乙酰甲胺磷 |
阿维菌素 |
戊唑醇 |
硝磺草酮 |
数据来源:ICAMA |
从出口区域来看,我国农药出口目的国涉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农药出口中四分之三出口到巴西、美国等30个主要目标市场国家。
序号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1 |
美国 |
巴西 |
巴西 |
巴西 |
2 |
巴西 |
美国 |
美国 |
美国 |
3 |
印度 |
印度 |
澳大利亚 |
澳大利亚 |
4 |
澳大利亚 |
阿根廷 |
印度 |
印度 |
5 |
阿根廷 |
越南 |
阿根廷 |
阿根廷 |
6 |
越南 |
澳大利亚 |
印度尼西亚 |
印度尼西亚 |
7 |
泰国 |
印度尼西亚 |
巴基斯坦 |
巴基斯坦 |
8 |
印度尼西亚 |
俄罗斯联邦 |
俄罗斯联邦 |
泰国 |
9 |
巴基斯坦 |
泰国 |
泰国 |
俄罗斯联邦 |
10 |
俄罗斯联邦 |
尼日利亚 |
越南 |
越南 |
数据来源:ICAM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