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来源:农药工业网 日期:2023-03-02
2012年以来,新烟碱类杀虫剂对环境的次生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新烟碱杀虫剂作用机制与尼古丁相同,属于内吸性杀虫剂,用于破坏害虫的神经系统。由于新烟碱类农药使用范围越来越广,也导致蜜蜂、野蜂和其他昆虫数量减少。如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呋虫胺等对蜜蜂的急性毒性为高毒或剧毒,且具有亚致死效应。有效成分及代谢物在花粉和花蜜中残留,导致蜜蜂种群减少,存活与繁殖能力降低。此外,吡虫啉、啶虫脒、烯啶虫胺、噻虫胺、噻虫啉等还对土壤生态系统代表生物蚯蚓高毒。鉴于上述原因,欧盟多个国家和组织相继对部分新烟碱类杀虫剂的环境风险进行再评价或限制使用,甚至禁用。欧洲并不是我国新烟碱类杀虫剂原药出口的主要目的地,欧盟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禁限用,对我国该类杀虫剂的出口影响有限。
吡虫啉在土壤中可高效被植株吸收、可在植株中代谢为杀虫活性更高的物质,且吡虫啉逐渐分解后在非致死剂量下也可对害虫发挥拒食和驱避效果。吡虫啉的最大优势体现在持效期长,尤其针对刺吸式口器害虫及蛴螬等部分鞘翅目害虫。吡虫啉用于小麦、玉米、高粱等单子叶植物拌种,可全生育期防治蚜虫。这一应用也在噻虫嗪、噻虫胺等产品上得到验证,到目前为止新烟碱类依然是最主要的种子处理成分。可以说种子处理的应用给新烟碱类农药带来了新的机遇。
与吡虫啉相较,噻虫嗪登记的种子处理剂产品更多,达到211个,占全部噻虫嗪登记产品总数的31.7%,由此可见市场对新烟碱类杀虫剂在种子处理应用的预期更好。
近年来,我国拌种剂和种衣剂逐渐兴起。据统计,中国目前拌种剂和种衣剂市场总销量为12亿。从我国种衣剂和拌种剂登记来看,登记的种衣剂和拌种剂中一半以上是杀虫剂,其中,含新烟碱类杀虫剂成分占90%以上。随着拌种剂、种衣剂的推广并最终成为主流之一,据预计未来4-5年内中国市场种衣剂和拌种剂市场总量有可能跃升至50亿,而新烟碱类杀虫剂仅仅在种衣剂和拌种剂市场或将占据约20亿元的份额。
抗性问题也是新烟碱类杀虫剂避不开的话题。据报道,目前我国棉蚜田间种群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抗性水平普遍较高,需继续加强抗性治理,以延缓抗性发展此外,新烟碱类杀虫剂因其与其他种类杀虫剂无交互抗性而被广泛使用,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新烟碱类杀虫剂之间存在较高的交互抗性风险,值得引起关注。
延缓抗性的一个非常有力的措施就是进行混配。以吡虫啉、啶虫脒和噻虫嗪为例,混配制剂登记分别为474个、132个和281个,占这三个品种制剂总数的比例分别为34.8%、18.7%和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