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黄超 来源:中农立华 日期:2012-09-10
“真佩服你们的小伙子,我们没发现的虫子全被他们找到了,太阳那么毒,到现在一直就没休息过,现在年轻人能这么干活的太少了。” 149团负责试验示范的李科长说。
2012年8月, 技术人员首先来到示范棉田进行棉铃虫田间调查。在向农户了解了示范田的基本情况后,选取了10个调查点,每个点选取30株棉花开展调查。棉铃虫危害棉花一般在花和果实上,叶片上很少见,调查时需把整株棉花的花和铃的萼片拨开,看里面是否有虫。经过技术人员头顶烈日近8个小时的工作,终于掌握了示范田的棉铃虫发病情况。随后技术人员又为当地农户配制母液并装罐搅拌,现场观察了喷雾效果。棉铃虫在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受害较重。近年来,新疆棉区也时有发生。寄主植物有20多科200余种。棉铃虫是棉花蕾铃期重要钻蛀性害虫,主要蛀食蕾、花、铃,也取食嫩叶。 该虫是中国棉区蕾铃期害虫的优势种,近年为害十分猖獗。当棉田棉铃虫百株虫率一代为5~10头、二代为15~20头、三代25头时可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以挑治为主,严禁盲目全面施药。棉铃虫卵孵化盛期到幼虫二龄前,施药效果最好。二代卵多在顶部嫩叶上,宜采用滴心挑治或仅喷棉株顶部,三、四代卵较分散,可喷棉株四周。
调查结果和喷雾效果得到了当地农户和149团领导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