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
  • 金旺智能
  •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
  • 作物123
  • 报告订阅咨询
当前位置: 首页 > >

农药工业六十年里程碑

责任编辑: 来源: 日期:2009-10-26

    我国农药工业在六十年的历程中,经历了创建、巩固、稳定发展和迅速发展四个时期,已经成为世界生产大国。

1949-1960 创建时期

    1949年,我国上海、北京、沈阳先后建立了小型农药厂。1950年,四川泸州化工厂建成滴滴涕车间,1951年,上海病虫药械厂建成六六六车间,1956年天津农药厂、上海信诚化工厂和上海农业药械厂(后为上海农药厂)分别开发了有机磷杀虫剂对硫磷和敌百虫。1958年又开发了有机硫杀菌剂,同期还开发了除草剂等,使我国农药工业初具规模。

1961-1983 巩固发展时期

    在此阶段,我国在天津、上海、杭州、南通、青岛、张店、苏州、重庆建成和发展了一批骨干企业,成为了我国农药生产的骨干。并开发了一批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品种,其中包括自创品种乙基大蒜素、生物农药井冈霉素等。同时,也开发了一系列剂型。仅在1983年的农药总产量达33万吨。

1983-1999 稳定发展时期

    在此十余年中,我国农药工业呈现了稳步的发展,并从1983年起停止了六六六、滴滴涕的生产,而发展了一批高效、低毒的品种,如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三唑类和甲霜灵杀菌剂,酰胺类除草剂等。尽管大吨位的六六六和滴滴涕停产,但农药产量仍稳步发展。

2000-2008 迅速发展时期

    2000年起我国农药工业迅速发展,成为了世界农药生产大国。虽然在此期间禁止了甲胺磷等五个高毒农药的生产,但仍发展了一批新颖农药品种,产量也迅速发展,达到世界第一。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的比例也出现了明显变化。环保、安全的水性剂型不断问世,出口也居世界第一。

我国农药工业主要经济指标统计(亿元,国家统计局)

    近年来我国对有害生物平均防治面积为4亿公顷次以上,另化学除草面积为0.5亿公顷次。通过农药使用,每年可挽回粮食5400万吨,棉花160万吨,油料150万吨,蔬菜1600万吨,果品500万吨,减少直接经济损失600亿元。农药的投入产出比为18-16。据2006年统计,我国推广应用农药约32.4万吨(折百),其中,杀虫剂17.1万吨,占52.8%;杀菌剂6.9万吨,占21.3%;除草剂6.4万吨,占19.6%;杀鼠剂0.20万吨,占0.06%;生物农药1.1万吨,占3.4%;其他为0.74万吨,占2.3%

    目前我国已有200多个产品,50多项基础标准与分析方法,实施国家和行业标准,其中80%以上采用国际标准和国际先进方法。农药产品质量稳步提高,涌现出了一批国际质量先进水平产品,其中草甘膦、吡虫啉、拟除虫菊酯杀虫剂、乙草胺和百草枯等,荣获中国名牌产品殊荣。

中国农药企业的名牌产品

 

中国农药工业网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农展馆南里通广大厦7层

电话:010-84885233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