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来源:农药工业网 日期:2021-12-16
综述专论
矿物油的特性及其在植保中的应用技术……………………………………………………………华乃震
摘要:矿物油已经成为综合防控作物病、虫、草害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安全、环保、农残风险低,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论述了农用矿物油的研发进展、组成、作用机制、重要指标、使用、特点及应用示例。
我国韭菜使用农药登记现状及提升防治水平的对策……………………………马 帅,黄魁建,韩章琴
摘要:韭菜是我国常见的蔬菜,也是特色小宗作物,生产上发生的病虫害较多,因为种植和收获特点的原因,较容易出现农药残留超标风险,因此值得对韭菜用药登记现状及防治水平提升和与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系做梳理。对我国韭菜主要病虫草害发生和防治情况,我国批准登记或推荐的韭菜用农药做了整理分析,据此提出了提升韭菜植保防治水平、保障韭菜产品质量安全的建议。
技术创新
10%苯噻.苄嘧.硝磺水面漂浮颗粒剂配方研制……………………………………王 毅,李 文,金 立
摘要:采用气流粉碎、湿法造粒工艺制备10%苯噻.苄嘧.硝磺水面漂浮颗粒剂。通过对配方中的漂浮载体、分散剂、憎水剂、稳定剂等的筛选,确定最佳配方为苯噻酰草胺8.2%、苄嘧磺隆0.6%、硝磺草酮1.2%,亚甲基双萘磺酸钠8%、玻璃漂珠26%、憎水剂硅烷基粉末4%、稳定剂JHW-5 1%、硫酸钠补足100%。该产品流动性、稳定性佳,水面扩散性好,各项指标符合漂浮颗粒剂的质量技术要求。
40%啶酰菌胺.咯菌腈水悬浮剂配方研制及药效评价………………………李登辉,赵 强,聂运魏,等
摘要:为了有效防控番茄灰霉病等作物病害,开展了40%啶酰菌胺.咯菌腈水悬浮剂的配方研制和应用评价。采用湿法研磨工艺筛选了润湿分散剂、结构稳定剂、防冻剂等助剂种类及其用量,确定了40%啶酰菌胺.咯菌腈水悬浮剂的最优配方,即啶酰菌胺30% (折百)、咯菌腈10% (折百)、分散剂EO/PO嵌段聚醚500LQ 1%、多聚芳基醚硫酸酯FD 3%、乙氧基多聚芳基酚磷酸酯铵盐SC 2%、乙二醇5%、防腐剂卡松0.2%、消泡剂630 0.5%、黄原胶0.2%、硅酸镁铝1%、柠檬酸0.1%,去离子水补足。该制剂配方悬浮性优,贮存稳定性好,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水悬浮剂的标准要求,且对番茄灰霉病有较高的防治效果。
乙基多杀菌素的液相色谱分析…………………………………………………杨宝萍,韦红慧,韦元杰,等
摘要:为了建立乙基多杀菌素的分析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乙腈+0.2%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使用C18不锈钢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245 nm波长下对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和25%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粒剂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在178.4- 1 872.8 mg/L的浓度范围内,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和25%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粒剂的浓度与其响应峰面积之间呈现出良好的线性相关,线性方程为y=4.41x-52.17,线性相关系数为1.00;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和25%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粒剂的浓度标准偏差分别为0.011、0.080;变异系数分别为0.19%、0.34%;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100%。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分离效果好,是乙基多杀菌素较为理想的分析方法。
井冈霉素A在玉米幼苗中的吸收机理初探………………………………………张洪珍,樊 娟,赵 微,等
摘要:为探明井冈霉素A在玉米幼苗中的吸收机理,通过把药液喷施在玉米叶片上,采用HPLC-MS/MS检测玉米基部茎中井冈霉素A含量,研究了pH、温度、底物浓度及抑制剂对玉米幼苗吸收井冈霉素A的影响。结果表明:井冈霉素A能被玉米幼苗吸收,并能向下转运至基部茎;玉米幼苗对井冈霉素A的吸收符合酶促反应动力学模型,其动力学参数为:Km=0.001mmol/L,Vmax=0.04 mmol/(L/h)。温度对吸收的影响显著,24 ℃井冈霉素A吸收量是453.47 μg/L,4 ℃仅为155.31 μg/L;在pH=5时的吸收量是pH=9时的3倍;能量抑制剂二硝基苯酚(DNP)、羰基氰化物间氯苯腙(CCCP)对玉米叶片吸收井冈霉素A的抑制率分别为35.13%、60.25%;单糖转运蛋白竞争性底物根皮苷、D-葡萄糖对玉米叶片吸收井冈霉素A的抑制作用显著,抑制率分别达66.87%、42.26%,推测单糖转运蛋白介导了玉米幼苗对井冈霉素A的主动吸收过程。该结果为井冈霉素A防治作物病害提供科学依据,及后续靶向性农药分子的设计提供信息支撑。
8种植物提取物对高粱叶斑病病原菌的生物活性……………………………杨时运,冯木彩, 卢 洁,等
摘要:为筛选出有效防控高粱叶斑病的植物提取物,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8种植物提取物对供试菌株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麝香草酚对高粱叶斑病病原菌的生物活性最高,其EC50为17.37 mg/L;其次为香茅醛,EC50为25.78 mg/L;肉桂醛、和厚朴酚和丁香酚对高粱叶斑病的病原菌的生物活性相对较好,其EC50分别为91.29、99.74、115.61 mg/L,而香茅醇、香叶醇、柠檬醛对高粱叶斑病的病原菌的生物活性相对较低,其EC50分别为177.85、187.99、188.69 mg/L。在本研究中麝香草酚和香茅醛对高粱叶斑病病原菌的生物活性显著均优于其他处理。故这2种植物提取物可作为活性成分进行研究开发,有望用于高粱叶斑病的绿色防治。
助剂3%卵磷脂.维生素E对不同杀菌剂
防治黄瓜和番茄病害的减量增效作用……………………………………左娇,胡荣娟,夏爱萍,等
摘要:评价不同杀菌剂添加助剂3%卵磷脂.维生素E后减量用药对黄瓜霜霉病和番茄晚疫病的防治效果。采用茎叶喷雾法进行田间药效试验。与杀菌剂全量施用相比,助剂3%卵磷脂.维生素E 5 000倍稀释液与全量或减量20%的杀菌剂687.5 g/L氟吡菌胺.霜霉威盐酸盐SC、10%氟噻唑吡乙酮OD+80%代森锰锌WP桶混,可提高杀菌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0.8%-5.23%,提高黄瓜产量0-5.5%;提高杀菌剂对番茄叶部和果实晚疫病的防治效果0.94%-5.3%和0.9%-6.0%,提高番茄的产量0.8%-5.8%。防治黄瓜霜霉病和番茄晚疫病效果相当情况下,加入助剂3%卵磷脂.维生素E,可使不同杀菌剂分别减量20%。
订阅杂志请点链接2022年《世界农药》征订单.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