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来源:中国农药工业协会 日期:2011-03-22
一、发生趋势
根据我市小麦病害发生情况,结合小麦品种布局、历史资料和气象因素分析,预计我市小麦条锈病中等偏重发生(4级),小麦赤霉病中等偏重发生(4级),白粉病中等发生(3级),将造成20%—30%产量损失。
二、发生期
小麦条锈病、白粉病流行盛期在4月上中旬,赤霉病侵染盛期在4月上中旬。
三、主要依据
1、菌源条件:小麦条锈病在我省竹溪和枣阳于元月见病,越冬菌源区陕西和甘肃冬季条锈病偏重发生,病菌传入我市流行的风险存在。
2、发生情况:我局于3月17--18日在王场、高石碑、熊口、张金、总口、杨市、周矶、高场等地普查,小麦条锈病病田率31.5%;严重田块亩发病中心2-3个,病团中心面积7-10平方米,病株率20%,病叶率5.25%;赤霉病子囊壳稻蔸带菌率平均11.2%,与历年相当;白粉病未见病。
3、气候条件:3月下旬至4月温度略偏高,有阶段性降水,有利于小麦病害流行。
4、品种:我市主要小麦品种对锈病、白粉病抗性较低。
5、作物长势:据市粮油站普查,目前小麦处于拔节孕穗期,长势与常年相当。
四、防治意见
1、加强三沟清理,降低田间湿度,控制病害流行。
2、对小麦条锈病、白粉病各地应迅速搞好田间普查,一旦发现发病中心,应立即用药封锁,做到发现一点,保护一片,防止蔓延。每667平方米选用烯唑醇(12.5%禾果利)35克或三唑酮(15%粉锈宁)100克兑水45公斤喷雾。
3、小麦赤霉病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在抽穗扬花期用药,齐穗一块打一块,隔5—7天后施第二次农药,每667平方米用多·戊唑(40%剑生园)60克或多·酮·福(38%粮果丰)80克或多·酮(50%抢治)兑水45公斤喷雾,可兼治白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