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来源:中国农药工业协会 日期:2011-03-23
过度使用杀虫剂威胁亚洲大米产量
科学家警告说,不加约束地制造和使用杀虫剂使亚洲面临“虫害风暴”的风险,这可能严重破坏该地区的稻田,并威胁粮食安全。
他们说,在中国和印度,廉价杀虫剂产量提高、法规松懈和农民缺乏教育等因素正在毁掉稻田周边的生态系统,使害虫繁殖激增。
上周参加新加坡一个专题讨论会的科学家说,这个问题早在10多年前就开始出现。如果不加控制,害虫可能使亚洲大片稻田荒芜。
澳大利亚科学家乔治·卢卡奇在接受法新社采访时说:“人们越来越担心,稻田里使用的杀虫剂越多,虫害问题反而会更严重。”
因为需求不断增长,面临提高产量的压力,培训不足的农民往往过度依赖化学物质。卢卡奇说:“因为过度使用杀虫剂,虫害大规模爆发,在中国这称作‘虫害风暴’。”
经济学家说,大米是亚洲很多地区的主食,包括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使该地区容易受粮价上涨和供给问题的影响。
卢卡奇说,亚洲大米供应更容易受到影响,因为依赖的品种很少:也就是说,如果某种害虫在某种作物中站稳脚跟,就可能迅速传播。
他说:“在一些国家,大米生产主要基于两三个品种,如果出现大规模病害,这事实上加剧了国际粮食安全面临的风险。”
澳大利亚、印度、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韩国和越南等国家的科学家参加了在新加坡举行的专题讨论会。
作为讨论会组织者之一的卢卡奇说,在中国和亚洲其他地区,对化学品不加约束地使用已经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
不加选择地使用杀虫剂使问题加剧,这破坏稻田周边的生态系统,杀死蜘蛛和蜻蜓等通常会控制害虫数量的捕食者。卢卡奇和同事呼吁杀虫剂制造商与政府管理机构及地方社区开展更密切的合作,在这些化学物质的生产和使用上找到“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