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张夕林 来源:中国农药 日期:2013-02-01
甲氨基阿维菌素盐是一种新型生物制剂,对纵卷叶螟具有良好的防效。为了进一步明确甲氨基阿维菌素盐对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及其应用技术,从而为大面积科学合理推广应用甲氨基阿维菌素盐防治纵卷叶螟提供理论依据。为此,我们受通州正大农药化工有限公司的委托,于2008~2010年7~8月进行了5%甲氨基阿维菌素盐水分散粒剂分别进行了三代稻纵卷叶螟低龄、高龄幼虫用药及其应用技术田间试验,2009~2010年进行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取得了理想的防治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简称甲维盐,下同)WG、48%新一佳EC(均为通州正大农药化工有限公司生产),10%乙虫腈SC(德国拜耳公司生产),40%丙溴磷EC(江苏宝灵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由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生产,中国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分装,每袋5g)。
1.2 处理与方法
1.2.1 低龄幼虫不同剂量、不同药剂试验
试验设667m2用甲维盐8、12、
试验设
试验设
试验设667m2用甲维盐
试验设667m2用甲维盐
1.3 试验田概况
试验在金沙镇新三园村8组一农户责任田里进行,面积为2.5亩,试验田前茬为油菜,土质为壤土,PH值=8,有机质含量2.0%左右,肥力中等水平,水稻品种为通育粳1号,
1.4 调查与记载
目测供试药剂对作物是否有药害,如果有药害,描述药害症状(矮化、褪绿、畸形等),药害程度用分级法表示。
施药前,调查各小区虫卵量发生基数,药后3、5、7、10d,采用平行线跳跃式取样,每小区调查20丛水稻,调查稻纵卷叶螟的残留虫量和白叶数,计算各处理的杀虫效果和保叶效果,并对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甲维盐对稻纵卷叶螟低龄幼虫的防效
2.1.1 杀虫效果比较
药后3d调查,甲维盐WG 12g、16g二个处理的防效均超过80%,其防效分别为82.77%、85.44%,比丙溴磷处理防效66.31%、新一佳的防效61.85%分别高16.46~19.13、20.92~23.59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也比8g处理的防效72.38%分别高10.39、13.06个百分点,其中16g处理的防效显著高于8g处理;甲维盐12g+有机硅15g处理的防效为79.82%,显著高于丙溴磷、新一佳的防效,接近甲维盐WG12g、16g处理的防效,但高于甲维盐WG 8g处理的防效,差异不显著。
药后7d调查,甲维盐WG 12g、16g二个处理的防效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80%以上,其防效分别为80.62%、83.82%,与丙溴磷处理防效81.76%相仿,比新一佳的防效74.18%分别高6.44、9.64个百分点,差异显著;也比8g处理的防效76.74%分别高3.88、7.08个百分点,其中16g处理的防效显著高于8g处理;甲维盐12g+有机硅15g处理的防效为81.45%,显著高于新一佳的防效,略低于甲维盐WGD 16g处理的防效,略高于甲维盐WG 12g单用处理的防效,但比甲维盐WG 8g处理防效高4.77个百分点,差异达不到显著水平。
表1 甲维盐防治三代纵卷叶螟低龄幼虫的效果
处理 |
药后3d |
药后7d |
药后10d | |||
防效(%) |
差异性 |
防效(%) |
差异性 |
保叶效果(%) |
差异性 | |
甲维盐8g |
72.38 |
bcABC |
76.74 |
bcAB |
76.98 |
bcAB |
甲维盐12g |
82.77 |
abA |
80.62 |
abAB |
78.19 |
abAB |
甲维盐16g |
85.44 |
aA |
83.82 |
aA |
80.76 |
aA |
甲维盐12g+有机硅15g |
79.82 |
abAB |
81.45 |
abAB |
77.62 |
abAB |
丙溴磷100ml |
66.31 |
cBC |
81.76 |
abAB |
75.92 |
abAB |
新一佳100ml |
61.85 |
cC |
74.16 |
cB |
69.81 |
cB |
CK* |
570.0 |
1300.0 |
2625.0 |
*注:CK为百穴虫量头数或白叶数
2.1.2 保叶效果比较
药后10d调查,甲维盐WG亩用8g、12g、16g三个处理的保叶效果防效均超过75%,其保叶防效分别为76.98%、78.57%、79.63%,略高于丙溴磷处理的防效75.92%,比新一佳的防效69.81%分别高7.17、8.36、10.95个百分点,其中甲维盐WG 12g、16g处理显著高于新一佳;甲维盐WG 16g处理比8g处理防效高3.78个百分点,差异显著;甲维盐WG 16g比12g 处理防效高2.57个百分点,差异不显著;甲维盐WG 12g处理也比8g处理高1.21个百分点,差异不显著;甲维盐12g+有机硅15g处理的保叶效果为77.62%,比新一佳的防效高7.81个百分点,差异显著;与甲维盐WG 12g单用处理的防效相似,可见甲维盐WG加助剂后防治效果提高不明显。
2.2 甲维盐WGD对纵卷叶螟高龄幼虫的防效
药后3d调查,甲维盐WG 20g、30g、40g三个处理的防效均超过85%,其防效分别为85.26%、88.36%、93.29%,其防效随用药剂量的增加而逐渐递增,但三个处理间的防效差异达不到显著水平;比丙溴磷处理防效74.93%、新一佳的防效69.38%分别高10.33~15.88、13.93~19.48、18.36~23.91个百分点,差异达到显著至极显著水平;甲维盐30g+有机硅15g处理的防效为86.36%,显著高于丙溴磷、新一佳的防效,与甲维盐WG 20g、30g处理的防效相仿;新一佳40ml+甲维盐15g、丙溴磷40ml+甲维盐15g处理的防效分别为90.27%、86.90%,与甲维盐WG 20g、30g、30g处理的防效相仿,但显著高于新一佳、丙溴磷的防效。
药后7d调查,甲维盐各处理的防效略有上升,20g、30g、40g三个处理的防效均超过85%,其防效分别为88.17%、89.50%、95.75%,其防效随用药剂量的增加而呈递增的趋势,其中甲维盐40g处理的防效比20g、30g处理的防效高7.58~6.25个百分点,差异显著;比丙溴磷处理防效66.67%分别高21.5、22.83、29.08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比新一佳的防效53.75%分别高34.42、35.75、42.0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甲维盐30g+有机硅15g处理的防效为92.67%,接近于甲维盐40g处理的防效,也极显著高于丙溴磷、新一佳的防效;新一佳40ml+甲维盐15g、丙溴磷40ml+甲维盐15g处理的防效分别为80.67%、83.92%,略低于甲维盐WGD 20g处理的防效,但显著高于新一佳、丙溴磷的防效。由此可见,如果纵卷叶螟错过防治适期,或选用的药剂不对路,田间残留虫仍较多,而且虫龄又较大的情况下,仍然可以选用高效药剂甲维盐30g~40g来进行防治,用药一次,即可有效地控制纵卷叶螟的发生为害。
表2 甲维盐防治三代纵卷叶螟高龄龄幼虫的效果
处理 |
药后3d |
药后7d |
药后10d | |||
防效(%) |
差异性 |
防效(%) |
差异性 |
保叶效果(%) |
差异性 | |
甲维盐20g |
85.26 |
abABC |
88.17 |
bcAB |
87.61 |
bcAB |
甲维盐30g |
88.86 |
aAB |
89.50 |
bcAB |
91.49 |
bcAB |
甲维盐40g |
93.29 |
aA |
95.75 |
aA |
95.42 |
aA |
甲维盐30g+有机硅15g |
86.36 |
abABC |
92.67 |
abAB |
93.05 |
abAB |
新一佳100ml |
69.38 |
cdCD |
53.75 |
dD |
57.96 |
dD |
新一佳40ml+甲维盐15g |
90.27 |
aAB |
80.67 |
cBC |
81.36 |
cBC |
丙溴磷100ml |
74.93 |
bcBCD |
66.67 |
dCD |
68.34 |
dCD |
丙溴磷40ml+甲维盐15g |
86.90 |
abAB |
83.92 |
bcBC |
84.70 |
bcBC |
乙虫腈35ml |
56.21 |
dD |
53.13 |
dD |
55.96 |
dD |
CK* |
1380.0 |
1500.0 |
3125.0 |
*注:CK为百穴虫量头数或白叶数
2.2.2 保叶效果比较
药后10d调查,甲维盐高浓度各处理的保叶效果防效也很明显,其防效随用药剂量的增加而呈递增的趋势,其中以甲维盐40g处理的效果最好,其防效为95.42%,比甲维盐20g的防效87.61%、30g处理的效果91.49%高7.81、3.93个百分点,差异显著;比丙溴磷处理防效68.34%分别高19.27、23.15、27.08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比新一佳的防效53.75%分别高30.85、33.53、37.46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甲维盐30g+有机硅15g处理的防效为93.05%,与甲维盐30g、40g处理的防效相仿,也极显著高于丙溴磷、新一佳的防效;新一佳40ml+甲维盐15g、丙溴磷40ml+甲维盐15g处理的防效分别为81.36%、87.7%,略低于甲维盐WG 20g处理的防效,但显著高于新一佳、丙溴磷的防效。
2.3 不同虫龄时期使用甲维盐对纵卷叶螟的效果比较
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用甲维盐16g防治纵卷叶螟药后3d的防效,以纵卷叶螟1~2龄高峰期用药效果最为明显,其防效为92.86~100%,平均96.74%;其次是2龄高峰期用药,其防效为90.23%,比1~2龄高峰期用药效果低6.51个百分点,差异不显著;三是卵孵高峰~一龄盛期用药,防治效果亦达80.41%,比1龄高峰期用药的效果低16.33个百分点,差异显著;比2龄高峰期用低9.82个百分数点,差异不显著;3龄高峰期用药的防效只有75.42%,比1~2龄高峰期、2龄高峰期用药的防效低15~20个百分点,差异达显著以上水平;卵初孵期、卵孵始盛用药效果差,一般只有70%左右,明显不及其他处理的防效。可见甲维盐防治纵卷叶螟最佳用药时间为幼虫1~2龄期至2龄高峰期,如果用药时间过早(如卵孵化之前),或过迟(幼虫3龄之后),都会因药剂对卵的渗透性差或虫龄过大、耐药性增强等原因而影响药剂杀虫效果的充分发挥,结果表现甲维盐对纵卷叶螟的防效不够理想。
2.4 一天内不同时间用药效果比较
试验结果表明,用甲维盐16g,于纵卷叶螟1~2龄高峰期分别在上午9h、下午15h、17h、19h施药,药后3d调查,甲维盐的药效都能较好地发挥其对纵卷叶螟的杀虫效果,其杀虫防效可达84.68%~88.87%,平均85.96%;上午11h、下午13h用药,因此时温度高达30℃以上,蒸发强度大,同时光照也特别强,对甲维盐具有一定的副作用,从而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甲维盐药效的正常发挥,其杀虫效果有所下降,其防效分别为78.76%、79.07%;早上7h前用药,由于水稻植株、叶片上都有露水等,施药后药液不易在其上面粘着,相反易形成较大的药滴而滚落于水中,影响了药效的发挥,因而其防治效果也有所降低,其防效只有76.83%。因此,甲维盐防治纵卷叶螟在一天中最佳用药时间为上午8~9h,或下午15h以后用药为好,尽量避开早晨、或中午前后用药,以确保甲维盐对纵卷叶螟药效的正常发挥。
2.5 不同天气情况下用药效果比较
试验结果表明,甲维盐WG防治水稻纵卷叶螟,无论晴天或是多云用药,其对纵卷叶螟都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用甲维盐16g,于纵卷叶螟1~2龄高峰期用药一次,药后3天其杀虫效果分别为86.77%、88.87%,比施药后1h遇降雨处理的防效55.18%高30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分析其原因主要量施药后遇雨,雨水对水稻植株、叶片的药液具有一定的冲涮、淋洗作用,减少了药液在水稻植株和叶片上的粘着数量,从而降低了药剂对纵卷叶螟的杀虫效果。所以,甲维盐WGD防治水稻纵卷叶螟最好选择晴天或多云天用药,阴雨天不宜用药,如果用药后1h 左右遇雨,应考虑用药补治,以保证药剂对纵卷叶螟的良好的防治效果。
3 小结与与讨论
3.1 甲维盐WG防治三代稻纵卷叶螟见效快、效果明显,适期用药一次,其杀虫效果和保叶效果可达80%以上,明显优于丙溴磷、新一佳等常规药剂。
3.2 甲维盐WG防治三代纵卷叶螟经济有效的用药量:一般发生年份亩用量以12g~16g为好,大发生年份甲维盐WG使用量不少于
3.3 甲维盐WG防治水稻纵卷叶螟最佳用药适期为幼虫1~2龄高峰期用药,其杀虫和保叶效果明显,用药过早或过迟,其防治效果均不理想;如果错过防治适期,或选用的药剂不对路,田间残留虫仍较多,而且虫龄又较大的情况下,仍可以选用高效药剂甲维盐30g~40g来进行防治,用药一次,其防效可达90%左右。
3.4 甲维盐WG防治水稻纵卷叶螟最佳用药时间:一天中以上午8~9h、或下午15h后用药为好,尽量避开早晨、或中午前后用药;用药天气应选择晴天或多云天用药为宜,阴雨天不宜施药,用药后1h左右遇中雨,应考虑用药补治。
3.5 甲维盐WG减半与新一佳、丙溴磷混用对纵卷叶螟也具有良好的防效,并可兼治其他害虫,在水稻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甲维盐WG与助剂有机硅混用增效不明显。
3.6 2009~2010年三代纵卷叶螟在我区均为大发生,并且有二个迁入峰。因此,我们于8月15、25日前后分别进行了用药,使用剂量为15g,据药后10天大面积调查,其杀虫效果和保叶效果达90%以上,明显好于毒死蜱药剂,深受广大农民的一致好评,值得在水稻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