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
  • 金旺智能
  •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
  • 作物123
  • 报告订阅咨询

开拓创新-共克时艰-引导农药行业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孙叔宝 来源:中国农药 日期:2013-01-31

 

一年一度的全国农药协会秘书长联席会暨农药行业媒体工作座谈会从2005年首次召开以来,到今年已经是第七次了。各省市的农药协会是农药行业专家的集聚地,而媒体是宣传农药行业产业政策、反映农药企业呼声的很重要的渠道。3月是各项工作的起点,在此时召开座谈会,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交流讨论新一年的工作安排,是一个很好的时机。会议讨论的内容和今年的工作安排也能为政府制定今年的工作计划提供参考。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下面回顾一下“十一五”期间农药行业所取得的成绩。

“十一五”期间,农药工业在产量上取得了显著增长。2006年全国农药总产量是129.6万吨,2010年全国农药总产量达到234.2万吨(数据为国家统计局修正后得到),增长80.7%,年均增长12.6%,高于全国GDP增长速度。分品种类别看,杀虫剂年均增长7.1%,杀菌剂年均增长8.2%,除草剂年均增长22.2%。过去的五年除草剂的快速增长带动了农药行业产量的增长。

从进出口数据看,2006年进口农药4.3万吨,2010年进口农药5.1万吨,五年间进口农药的数量增加不多,增幅为3.5%2006年进口金额为2.13亿美元,2010年进口金额为4.2亿美元,增幅接近一倍,年均增长14.5%2006年出口农药39.78万吨,2010年出口农药61.3万吨,增长154%,年均增长9%2006年出口金额为10.4亿美元,2010年出口金额为17.7亿美元,增幅为170.2%,年均增长11.2%。以前我们认为是农药出口带动了整个农药行业的增长,但从以上数据来看,农药出口的增速比农药产量的增速要低,这充分说明国内农药市场的需求还是很大的,是带动农药行业快速增长的因素。

从工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入看,增幅大体相似。2006年全国农药工业总产值为752.8亿元,2010年为1644亿元,增长218.3%,年均增长16.9%2006年全国农药销售收入为729.5亿元,2010年为1589.6亿元,增长217.9%,年均增长16.9%。农药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高于农药产量的增长速度。从农药行业利润来看,2006年全行业利润为41.6亿元,2010年为86.9亿元,年均增长15.9%,接近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全行业销售收入和行业利润增长不错,尤其是2008年受草甘膦价格上涨的影响,全行业的利润达到了130.1亿元。

以上是对“十一五”农药行业发展的回顾,这些都是基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所做的分析,可能与实际值有所偏差,但经过比较也可以说明国内市场的重要性,是推动“十一五”增长的重要因素。

2010年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在各省市协会、媒体和农药企业的支持和配合下做了以下工作:

一、积极参与《农药管理条例》的修订

《农药管理条例》是农药行业管理的根本大法,是农药管理部门依法行政的最重要依据。而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所代表的会员单位是规范的主要对象。企业或行业的认可度,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后的可操作性。协会不代表政府,代表行业企业的利益,是行业内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反映行业内的呼声,使之能在《条例》中有所体现。协会在过去一年多次召集行业各方面专家和农药企业相关负责人研究讨论,提出了减少、归并行政许可、加强对营销和使用的管理、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等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向国务院法制办及相关政府主管部门进行汇报,提出对《农药管理条例》进行修订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同时建议从立法层面全面、准确地明确各农药相关管理部门的职责分工,科学、合理、有效地设定行政许可,改变农药企业多小散、集中度低、创新能力弱、研发投入严重不足、重复建设和不正当竞争问题突出的不利局面,降低行政许可费用,减轻企业负担,推动企业集团化发展,鼓励和促进农药行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二、制修订《农药产业政策》,并推动贯彻落实

《农药产业政策》于2010826日颁布实施。《农药产业政策》是今后指导农药工业发展的最重要的指导方针。协会多次组织专家调查与研究,协助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完成《农药产业政策》定稿。

三、成立13个大宗品种的产品协作组

20113月协会一共成立了13个大宗品种的产品协作组,这些品种是:吡虫啉、24-滴、阿维菌素、百草枯、百菌清、代森锰锌、多菌灵、乙草胺、草甘膦、毒死蜱、乙酰甲胺磷、吡蚜酮、三嗪类,如何开展这13个大宗产品协作组的工作是目前的工作重点。成立这些重点品种的产品协作组,一方面是农药企业的需求,目前产能过剩、假冒伪劣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为了维持大宗产品的可持续发展,农药企业有必要联合起来共同抵制恶性竞争。一些品种已经产能过剩,而一些品种即将产能过剩,如24-D、吡蚜酮等,及早采取措施,能保证这些品种规范有序地发展。产品协作组要确定组长,拟定行业公约,每年不少于两次活动,通过会议协商沟通,公平竞争。农药产品协作组在2010年编制了11个大宗农药品种的产品发展报告,在第十届全国农药交流会暨农化产品展览会期间正式发布,一方面为政府提供管理决策依据,为行业内外企业投资决策提供参考,另一方面也为外商采购原料提供选购蓝本,为协作组成员提供产品展示平台,引起外商、投资公司等很多业内外人士的兴趣。农药产品协作组还联合打假,搜集了部分非法生产企业名单,提交给协会,协会及时向工信部、农业部、质检总局、工商总局、环保总局等执法部门进行汇报,协助相关执法部门进行调查取证,配合相关执法部门对违法企业采取有力措施进行严格查处和严厉打击。行业协作组要发挥行业自律作用,控制产能过剩,避免恶性竞争,实现有序发展。今后的主要工作是:(1)提出产品准入门槛;(2)优化和提升工艺水平,对技术标准、三废处理等共性问题提出方案,开展环境、毒性联合试验等;(3)打击假冒伪劣,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市场秩序。

四、推动有关部门就暂缓禁用高毒农药达成行业可接受的方案

2010年,由于海南省“毒豇豆”事件的影响,农业部拟禁用克百威、氧乐果等21种高毒农药产品。为全面、准确地掌握21种高毒农药产品在国内的生产、使用等基本情况以及禁用后可能产生的影响,协会对拟禁用的高毒农药产品编写提纲,组织相关企业编写详细的分析报告,并提出削减建议及步骤,报相关管理部门,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五、推动建立农药救灾储备制度

2008年经济危机发生后,农药企业和经销商都不敢储备农药产品,为了不影响农业用药,协会积极向政府部门建议建立农药淡季储备制度,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2010年国务院25号文中明确“研究建立农药淡季储备制度”。2010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经贸司、财政部经建司研究确定由我会扩大农药救灾储备规模由2.5亿元增加到7.5亿元,实行工商联储,推选出储备备选企业。

六、在行业内选择优秀企业推荐给风投资金辅导上市

今后一段时期是农药行业发展变革的关键时期,行业内兼并重组将越演越烈。针对农药行业资金不足、少数优秀企业上市欲望较强的情况,2010年,协会引进了两家大规模的私募基金投资公司进入农药行业,在资金和业务上对农药企业上市进行大力支持。目前九鼎投资已先后入驻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利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中旗化工有限公司、惠州市中迅化工有限公司、江苏天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六家优秀企业,并将继续与行业内具有成长性的优质企业合作,融资上市,其中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成功上市。这项工作的开展对于填补资金短缺、辅导企业上市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也得到了行业企业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七、积极参加有关政策法规和法律的制定

环境保护工作是进行农药行业结构调整的第一利器,2010年,协会积极参与环保政策法规的编制。参与环保部环境评估中心编制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农药建设项目的工作;参与沈阳化工研究院编制环保部的课题项目:农药行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参加环保部环境经济政策综合名录的制定,2010年,协会完成环保部下达环境经济政策综合名录,经过调研,最终确定具体名录,高污染产品1 个:18%杀虫双水剂;高环境风险产品3个:苯线磷、蝇毒磷、杀扑磷;生产毒死蜱的“三氯乙酰氯法”工艺列为重污染工艺,工艺生产毒死蜱的“四氯吡啶法”列为环境友好工艺;松脂基植物油溶剂产品列为环境友好产品。协会还主持完成农药行业“十二五”环保规划。

八、参与2010年石油和化工行业知名品牌产品评价工作

受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的委托,协会拟定了2010年石油和化工行业知名品牌产品评价的参评产品阿维菌素和毒死蜱的申报条件和实物质量指标,接收农药企业申报材料并进行初审和专家审查,河北威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升华拜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的阿维菌素产品和浙江永农化工有限公司、江苏红太阳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天成农药有限公司和江苏宝灵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毒死蜱产品获得了中国石化行业知名品牌的殊荣及表彰。

九、加强新改版网站上线与推广

中国农药工业网目前已经改版上线,新网站突出了大宗农药产品原药产量、价格、产品信息、企业动态、生产设备、生产原料等栏目;加强了供求信息平台、专题报导、文献中心、融资并购、农药生产批准证书(生产许可证书)号查询、批件专题等栏目。协会希望通过网络这个便捷快速的渠道来传达行业信息,建立政府、企业、行业协会联络的渠道。一方面能通过网站直接查询农药生产批准证书的信息,另一方面通过网站来宣传农药企业改革、产品开发等信息。

十、日常工作

为继续抓好农药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减少以芳烃为溶剂的乳油制剂的生产,推广高效、安全、环境友好制剂生产技术及生产设备,协会于201041516日在苏州召开了“第二届环境友好型农药制剂加工技术及生产设备研讨会”。

面对环境保护压力逐渐增大的形势,201071516日,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了“第二届全国农药行业环保技术交流会”,为企业推荐实用的环保技术。

协会每年秋季举办的全国农药交流会暨农化产品展览会已经成为行业盛会,得到各省协会、媒体和农药企业的大力支持。2010展会共有503家企业参展,展出面积22000平方米。交流会共设会议6场次,分别为主题大会、2010作物保护国际论坛、2010中国农药采购与服务国际论坛、2010中国农药工业高峰论坛、2010中国农药行业发展报告及热点产品白皮书发布、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推介发布会等。

随着《农药产业政策》的发布和实施,以及《农药管理条例》修订和《农药生产管理办法》修订工作的开展,将对2011年农药行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一定影响。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而支撑“十一五”农药行业快速发展的因素已不再存在,农药行业面临新的发展形势,包括原材料价格上涨、石油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涨、汇率升值、节能减排压力、通胀压力、非专利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逐步减弱、高毒农药产品退出市场、国际大公司挤占中国市场等,都对农药行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协会“十二五”工作的指导方针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在新的政策环境下开展协会工作,改善行业发展环境,引导和推动农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011年协会的工作计划如下:

1.通过结合行业内的力量,深入分析“十二五”农药行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严峻挑战,编写“十二五”农药行业发展报告,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依据,为农药企业提供参考。

2.编写农药产品准入课题。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国资委机关服务管理局、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委托协会研究《草甘膦等主要农药产品准入管理研究》课题。该课题以农药行业草甘膦等11个主要品种的准入条件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研究,分析我国现行农药行业主要产品的技术状况,制定准入条件,为我国农药行业准入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推动我国农药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研究内容包括:当前主要品种的工艺技术状况;当前国内相关设备制造状况;当前国内相关控制手段及装备状况。研究的11个产品均成立了产品协作组,前期的准备和相关资料收集工作已经基本完成。

3.探讨推行农药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农药是一个充满风险的行业,如果发生环境事故,企业赔付能力有限就会导致企业破产。《农药产业政策》规定“推动‘责任关怀’体系建设,建立评定标准、评价指标以及有效的监查、评估和约束机制。建立和完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是具有经济补偿和社会责任双重职能的绿色保险,企业对可能发生的环境事故风险在保险公司投保,如果发生污染事故,由保险公司对污染受害者进行赔偿,企业则可以避免巨额赔偿的风险,污染受害者能得到迅速有效地救助。协会希望通过研究在行业内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可行性,选择适当时机在农药行业试推。

4.推动农药绿色出口。农药的无序出口导致了中国农药的“价格战”,影响合法企业的市场推广,引起国外的反倾销。建议工信部、环保、商务部门,借用铁合金、焦炭、柠檬酸及监控化学品的管理方式,加强对农药等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和出口的全过程的环境安全监管,共同推进“绿色出口”行动。

5.加强农药行业培训鉴定工作。目前协会主要进行化学分析工的培训,将根据农药企业的需求,组建专家队伍,逐渐增加行业培训的内容,包括农药职业经理人、合成工、制剂加工等,培育一批行业人才,规范农药行业的生产。

6.继续推进农药制剂工程中心建设。与行业内有实力的单位合作,建立一个支撑体系,为企业提供咨询和技术指导。

7.加强农药信息工作。做好《中国农药》、《China Agrochemicals》的出版发行工作,联系业内专家,就具体热点问题进行约稿或者采访,保持杂志内容的新颖性和独家性;编辑整理出版《中国农药工业年鉴·2011年卷》,回顾2010年农药行业的整体情况,为进行行业深度分析提供依据。

8.继续关注《农药管理条例》的修订工作。组织各省协会和重点农药企业参与国务院法制办针对《农药管理条例》的调研工作,反映农药行业的实际问题。

9.组织国外考察交流。2011年,协会将组织四个考察团赴世界各地考察与交流。其中56月份非洲(肯尼亚、尼日利亚)考察团,将参加协会组办的“第一届中国-西非农药产品推介洽谈及展览会”,参观非洲农场的农药使用情况;7月底的俄罗斯考察团,将参加协会和印度植保协会(PMFAI)在圣彼得堡共同举办的“2011年中印农药生产商贸洽谈及交流会”。这两个考察团会与当地农药登记管理部门进行农药登记管理和农药流通与市场管理情况交流。10月欧洲考察团将参加BCPC展会,并参观瑞士先正达公司、德国拜耳公司、德国BASF公司的研发机构与环保处理设施。11月日本考察团将参观日本岛津公司、日本组合化学公司和日本住友化学公司,并访问日本农产品安全管理机构。

2010年是农药行业最艰苦的一年,连续三年的需求低迷与部分品种产能膨胀导致价格竞争惨烈,大宗品种生产企业利润大幅下滑。2011年是行业寄予厚望同时又是充满不确定因素的一年。希望行业内优势企业充分把握机遇,充分利用好中央发展农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服务“三农”的同时更快的发展壮大起来。行业处于困难和变革期,更需要我们行业协会发挥作用,希望我们各省市协会紧密携手起来,同行业媒体一道,更好地为我们行业健康发展鼓与呼。

中国农药工业网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农展馆南里通广大厦7层

电话:010-84885233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