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罗海章 来源:中国农药 日期:2013-01-31
全国农药协会秘书长联席会暨农药行业媒体工作座谈会是每年对行业工作的研讨会,就行业中大家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关系到整个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事件作一些讨论。
农药行业“十一五”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虽然有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十一五”期间,从产量看仍然保持了两位数的年均增长。“十一五”农药行业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2000年杀虫剂占农药总产量的比例是61.3%,2005年下降到41.8%,2010年为31.9%;除草剂占农药总产量的比例从2000年的18%,上升到2005年的28.6%,2010年达到45%;杀菌剂占农药总产量的比例2000年为10.6%,2005年为10.1%,2010年为7.1%,呈下降趋势。杀虫剂、除草剂占农药总产量的比例趋于合理,但是杀菌剂所占的比例偏小,因此杀菌剂将是“十二五”产品结构调整的重点。“十二五”除了产业结构还需要进一步调整外,产业布局的调整、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等都是需要进一步做工作的。
对农药行业而言,2010年是近几年来农药行业最困难的一年,但是仍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实属不易。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总结:
一、行业内的优势企业借助资本的力量在2010年取得显著成效
2010年农药行业有三家企业成功上市,这是行业多年以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在农药行业最困难的时候,2010年初长青农化募集了近12亿元成功上市;辉丰农化、蓝丰生化也相继上市,总共募集了30多亿元的资金,对农药行业实现快速发展是一个很强的推动。
二、行业内兼并重组和整合的力度大大加强
(1)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在广东、湖南、四川、陕西、湖北、山东、江苏、江西、福建等地收购了几十家企业,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兼并收购上走出了新的一步,收购了宁夏天喜(三喜)科技有限公司,控股75%,从过去的草甘膦产品为主业发展到光气系列产品,并从沿海走向了内地。
(3)利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江苏快达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4)湖北宜化集团1.2亿元收购湖北仙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开始涉足农药行业。
(5)惠州中迅化工有限公司发展很快,2010年共收购了4家企业。
(6)中国化工集团收购马克西姆公司。
(7)中化集团内部的整合,中化集团原来的农药业务比较分散,通过整合能聚集力量,有望成为非专利农药的重要集团。
三、协会借助非行政的市场力量加速推动优势企业的发展
行业内的企业很多,企业发展上市的欲望很强,因此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在行业内引进私募基金投资公司九鼎投资,目前已经投资了六家农药企业(辉丰农化、田园生化、利民化工、中旗化工、惠州中迅、江苏天容等),投资后的中旗、田园等企业大多已经做好了上市的准备。对于引入投资来说,投资方可以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去看待企业的发展。所以借助外力来推动行业优势企业的发展、加速推动农药行业做大做强还是比较有效的。
四、企业调整的力度加大
目前,涉足农药产品的上市公司有30多家,以农药为主营业务的有20多家。一些上市农药企业将逐渐从市场中退出,如山东大成农药股份有限公司和山东华阳农药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都是以农药为主营业务的,随着主营业务的改变他们很可能要逐渐退出农药市场。“九五”、“十五”、“十一五”期间有相当一部分农药企业从市场中退出,其中有很多重点骨干农药企业,如天津农药厂、青岛农药厂、上海农药厂、广东农药厂等,都随着市场的变化退出了农药市场。而在行业中,一些新成长的企业则在崛起。
我国农药行业目前总体而言还不错,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在进一步增强。如何让农药行业更好地发展,是协会和企业共同关注的。2008年草甘膦疯涨后下跌,全球范围内被草甘膦拖累的企业很多,如Nufarm、马克西姆等,我国更是有一批企业受到影响。草甘膦约占中国农药总产量的四分之一,是很重要的一个品种,草甘膦的市场对我国农药行业的发展影响很大。协会将在四月份召开草甘膦论坛,在草甘膦最低迷的形势下讨论如何应对目前的挑战,如何继续保持我国草甘膦的竞争力。
当然目前行业也面临很多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行业内部分产品的产能严重过剩。由于产能过剩也导致了产品的恶性竞争和滞销。一些大宗产品的开工率严重不足,如草甘膦、丁草胺、乙草胺等。纵然如此,这样的产品产能还在不断增加。若想规避跟风、同质化的现象,则需要企业着眼于长远。
二、农药原材料价格上涨。农药原材料的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特别是石油价格的上涨对于企业运营成本的压力在加大。而目前行业内产品的涨价幅度比较小。这也直接导致了很多企业效益普遍下降。很多上市公司10年的业绩比09年都有明显的下滑。
三、国际大公司利用专利产品挤占中国市场的强度越来越大。从资料显示,国外专利产品在我国市场增长幅度很大。近几年进口农药的数量没有增长太多。但是利润增长很多。跨国公司的专利产品、专业销售计划以及战略规划等方面都远远领先于国内。可以说这方面的挑战非常严峻。
四、农药企业的效益普遍下降。从农药上市公司的年报中可以看出,大部分企业2010年的效益与2009年相比都是下降的。
五、国家从紧的货币政策和国内不断提高的三废排放标准让许多沿海发达地区的企业面临搬迁和转移的难题。目前,在广东、浙江等沿海省份,农药行业的环保要求很高,很多企业谋求去内地或其他地方发展。目前,一些地区因为适合发展,聚集了很多的农药企业。
六、假冒伪劣对守信企业的冲击严峻,同时国内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也是行业需要呼吁和解决的问题之一。我们呼吁为行业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同时也增加企业的科技研发能力,在科技创新上加大投入,增强企业发展的后劲,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011年总的开局不错,有很多有利的因素,也是农药行业走出低谷的一个明显的标志。农药行业要在不断的调整中发展,2011年农药行业面临几个发展机遇:
一、农药在国际市场上的刚性需求是客观存在的。国际农药大公司2010年与2009年相比都是增长的,这说明国际市场的刚性需求仍然是客观存在的,只是中国农药产品的竞争力不强,中国的农药企业一直是出口原药,并没有通过品牌优势去占据终端农药市场。
二、目前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客观上对农资产品起到一个推进作用,这对农药行业是非常有利的。
三、国际油价的攀升,虽然对农药原材料价格的影响是负面的,但石油涨价后对生物燃料起到刺激作用,有利于农药行业的发展。
四、准入门槛的不断提高。加大对安全、环保的监管力度,客观上有利于优势企业的发展,让优势企业在规范的氛围中合理竞争发展,并逐步淘汰劣势企业。
2011年我们协会的工作重点是:
一、认真做好“十二五”农药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规划的编制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各地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做好编制工作,来指导行业的持续发展。如何保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提升行业竞争力、如何合理布局,都是编制工作的重点。
二、通过2010年的大量工作,《农药管理条例》的修订目前已经进入关键时期。《条例》修订稿已经提交国务院法制办,法制办要通过深入调研,把《条例》修订成有利于农药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法规,而不是制约行业发展的法规。这就要求我们还要做大量的调研工作,各省协会和农药企业要积极配合。
三、在如何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上深入工作。协会、媒体在这方面要做推动工作。目前我国的农药企业在创新能力上很弱,缺乏高素质的人才,要通过科技部、各省管理部门和协会、农药企业的共同努力,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对企业员工进行专业化的培训,提高人员的专业化水平。
此外,引导行业科学、稳健、可持续发展,引导行业服务好“三农”,推进行业的市场化、法制化建设。总之,为农药企业特别是优秀企业服务已经融入协会的工作信念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