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
  • 金旺智能
  •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
  • 作物123
  • 报告订阅咨询
当前位置: 首页 > >

花生中后期病害高发!4种常见病害防治秘籍,增产30%!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来源:中国农药工业网 日期:2025-10-10

花生叶片的健康,直接关系到花生产量和品质。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产物,经茎秆传导至花生果实,最终形成产量。然而,近年来花生叶部病害愈发严重,严重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导致早衰、落叶,甚至影响花生的开花、下针和坐果,造成产量和品质的大幅下降。据数据统计,若叶部病害未及时防治,减产可达30%以上!因此,花生中后期叶部病害的防治至关重要。本期“科学安全用药空中大讲堂”特别邀请到先正达(上海)作物保护科技有限公司 华北&华西大区技术经理 田宝华老师分享花生中后期叶部病害绿色防控技术》。

(扫码收看直播回放)


常见叶部病害及防治要点

1. 褐斑病

褐斑病是花生早期常见的叶部病害之一。病斑较大,叶片正面呈暗褐色或茶褐色,背面为褐色或黄褐色,周围有黄色晕圈。它多在7到8月出现,喜欢潮湿环境,内叶比老叶更易发病。防治时,可选择甲氧基丙烯酸酯类药剂,如吡唑醚菌酯等,但需注意药效变化,及时更换药剂。

2. 黑斑病

黑斑病与褐斑病不同,病斑颜色更深,呈深褐色或黑褐色,叶片背面常有黑色霉层。它更偏爱高温高湿环境,发生时间较褐斑病晚。防治黑斑病,可选用三唑类药剂,如氟环唑等,这些药剂对高温高湿环境下的病害有较好的防控效果。

3. 网斑病

网斑病的病斑呈网纹状,不规则形,褐色。它同样喜欢高湿度环境,田间湿度大时易发病。防治网斑病,可采用与黑斑病相似的药剂,重点在于控制田间湿度,避免长时间高湿环境。

4. 疮痂病

疮痂病主要发生在南方花生种植区,如广东、江苏、福建等地,但在北方也有发生。病斑呈木栓化,类似结痂状。疮痂病也是高温高湿型病害,随着近年来气候的变化和种植结构的调整,其发生面积有所减少,但仍需关注。防治疮痂病,可选择三唑类药剂,同时注意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


新兴病害及生理问题

1. 锈病

锈病是近年来逐渐北扩的病害,叶片上会出现淡红色凸起斑点,表皮破裂后露出红褐色粉末。它发病迅速,一旦发生,会快速扩展,导致叶片变黄干枯。防治锈病,可选用三唑类药剂,如戊唑醇等,同时注意田间通风透光,降低湿度。

2. 焦斑病

焦斑病发病较早,病斑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呈楔形或半圆形。它在中后期会迅速加重,田间常有发病中心。防治焦斑病,可选择甲氧基丙烯酸酯类药剂,如嘧菌酯等,同时注意田间管理,避免过度密植。

3. 炭疽病

炭疽病病斑不规则,有轮纹状坏死。它多从叶尖、叶缘侵染,发病后叶片干枯脱落。防治炭疽病,可选用咪鲜胺等药剂,同时注意田间卫生,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原菌。

4. 生理性病害

除了病菌引起的病害,花生还可能因生理问题出现类似病害的症状。例如,花生日灼病多在高温干旱环境下发生,叶片会出现火烧状症状;而生理性黄斑病则多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出现,叶片黄化,类似病斑。这些生理性问题需通过改善田间环境条件来解决,如及时灌溉、排水,调节土壤酸碱度等。


土壤问题不容忽视

连续多年重茬种植的花生田,土壤酸化和盐渍化问题日益突出,也会导致花生死苗、叶片黄化、干枯等类似病害的症状。解决土壤问题,需从土壤改良入手,增施有机肥,使用微生物菌剂和土壤改良剂,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肥力和通透性。

花生中后期叶部病害的绿色防控,不仅是对病害的防治,更是对花生健康生长的保障。通过科学识别病害类型,合理选择防治药剂,改善田间环境条件,我们能够有效减少病害发生,提高花生的产量和品质。希望每一位花生种植者都能掌握这些绿色防控技术,守护好每一株花生的健康,实现丰收的目标。


来源: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科学安全用药空中大讲堂”《花生中后期叶部病害绿色防控技术先正达(上海)作物保护科技有限公司 华北&华西大区技术经理 田宝华

中国农药工业网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农展馆南里通广大厦7层

电话:010-84885233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