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来源:中国农药工业网 日期:2025-09-30
在农业生产中,有一种“隐形敌人”常常被忽视——根结线虫。它看不见、摸不着,却能悄悄侵蚀作物根系,每年给我国农业造成超5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无论是蔬菜、水果还是经济作物,都可能成为它的“盘中餐”。今天“科学安全用药空中大讲堂”特别邀请到山东康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经理 金丽霞老师就全面拆解根结线虫的危害、发生规律,以及科学的防控方法,帮你守住田间收成。
(扫码收看完整课程直播回放)
很多人以为根结线虫是“虫子”,其实由它引发的作物问题属于土传病害。根结线虫是一类植物寄生性线虫,全球已知98种,我国已发现29种,其中南方根结线虫和北方根结线虫最常见,南方根结线虫更是能让作物减产超70%。
它的“作案方式”很隐蔽:成虫雌雄异形,雌虫呈梨形,会在作物根系内产卵;卵孵化出的2龄幼虫(J2)是主要“侵染者”,会从根尖侵入,刺激根系细胞形成“根结”(也就是我们看到的根部鼓包)。这些根结会阻碍水分和养分吸收,还会留下伤口,让真菌、细菌等其他病害趁机入侵,加速作物死亡。
二、危害有多广?这些作物都在“受害名单”上
根结线虫的“胃口”极大,能侵染3000多种植物,覆盖我们常见的各类作物,尤其在山东、云南、广西、广东等经济作物种植集中、连作严重的地区,危害更突出。
三、肉眼能识别的“受害信号”,别等严重才发现
根结线虫的危害会从“地下”蔓延到“地上”,只要细心观察,就能早期识别:
作物根系会出现明显的“根结”,也就是根部肿大、鼓包,形状不规则;严重时根系会变褐、腐烂,须根大量减少,像黄瓜、胡萝卜等作物,根系可能完全被根结布满,失去吸收能力。比如大姜被侵染后,块茎会出现“赖皮”状,胡萝卜会畸形弯曲,花生种皮上会出现凸起。
四、摸清发生规律,才能精准防控
根结线虫的发生和温度、土壤、传播方式密切相关,掌握这些规律,就能提前阻断它的扩散:
它的一生分为“卵-幼虫(J1-J4)-成虫”三个阶段,其中2龄幼虫(J2)是唯一能侵染作物的阶段。在适宜条件下(25-30℃),完成一代仅需25-30天,最短甚至不到19天!而且繁殖量极大,有研究显示,1平方米的甜瓜土壤中,最多能找到1200万个卵和J2幼虫。
根结线虫主要以卵(或卵块)在土壤、病残体中越冬,当土壤温度达到15℃以上时,卵开始孵化出J2幼虫;25-30℃是最适宜它生长繁殖的温度,低于10℃时,南方根结线虫活动会受抑制,而北方根结线虫抗低温能力稍强,0℃以上可存活。
根结线虫自身移动能力很弱,一个生长季内,J2幼虫靠自身蠕动只能移动20-30厘米,极少超过1米。但它的传播却很“隐蔽”,主要通过这些途径扩散:
根结线虫一旦发生,根治难度大,因此“预防”是关键,要从“阻断传播”“创造不利环境”“早期干预”三方面入手:
优先选择抗线虫品种,比如部分番茄品种带有抗线虫基因,种植这类品种能显著降低受害程度。但要注意,长期连作后,线虫可能会产生抗性,需定期更换品种。
根结线虫虽然隐蔽,但只要摸清它的“脾气”,从预防入手,结合土壤管理、品种选择和早期干预,就能有效减少危害。农业生产中,“早发现、早防控”永远是守住收成的关键,别等作物出现严重症状才行动,提前布局才能让作物健康生长。
来源: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科学安全用药空中大讲堂” 山东康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经理 金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