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
  • 金旺智能
  •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
  • 作物123
  • 报告订阅咨询
当前位置: 首页 > >

稻水象甲的发生与防治

责任编辑:中国农药工业网 来源:http://www.ccpia.org.cn/ 日期:2011-04-14

发生特点:
    稻水象甲为害水稻、高粱、玉米、甘蔗、小麦、稗草、莎草等,是一种国际性、检疫性、迁飞性、孤雌生殖的水稻害虫。属鞘翅目、象甲科。发生状况:南方地区一年发生2代,第一代为害早稻。

危害症状:
    成虫啃食水稻叶片上表皮和叶肉,仅剩表皮,于叶尖、叶缘及沿叶脉方向形成宽约0.9毫米的白色长条状斑痕,影响光合作用。幼虫蛀食根部,破坏根系组织,阻碍营养吸收和传导,导致分蘖减少、植株矮化、黄化枯萎、抽穗延迟甚至全株枯死,对水稻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危害。老熟幼虫先在寄生的根系上作土茧,后在其中化蛹。以成虫在稻田附近的山坡、林带的落叶层或田埂疏松土层中越冬。

化学防治:早稻秧田揭膜后,越冬代成虫陆续迁入秧田,在成虫迁入高峰期应集中药杀。防治策略:“狠治越冬代成虫,普治第一代幼虫,兼治第一代成虫”,压低虫口基数和发生为害程度。

常用农药:乐斯本(毒死蜱)、水胺硫磷、三唑磷、甲基异柳磷、仲丁威或阿克泰等喷雾防治。

中国农药工业网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农展馆南里通广大厦7层

电话:010-84885233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