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李晓丹 来源:辽宁农科 日期:2021-07-15
根据氮肥中氮素的形态可分为:铵态氮肥,硝态氮肥,硝铵态氮肥,酰胺态氮肥,氰氨态氮肥5种。不同种类、形态的氮肥,性质差异很大,在土壤中的转化过程也不同,对不同作物种类及土壤性质的反应也有差别。
一、铵态氮肥
肥料中的氮素以铵(或氨)形态存在的,如硫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等。铵态氮肥的共同特性:
1.易溶于水,并能产生铵离子及相应的阴离子,作物能直接吸收利用,属于速效性养分,因此,作追肥肥效较快。
2.易被土壤胶体吸附,成为交换态养分。
3.在土壤中铵态氮可进行硝化作用,转变为硝态氮。
4.在碱性环境中氨易挥发损失。
5.高浓度铵态氮对作物容易产生毒害。作物吸收过量铵态氮对钙、镁、钾的吸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二、硝态氮肥
硝态氮肥中氮素是以硝酸根离子的形态存在的,包括硝酸钠、硝酸钙等。硝态氮的共同特性:
1.易溶于水,产生硝酸根离子,在土壤中移动较快,可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也可随水分移动而淋失。
2.硝酸盐是带负电荷的阴离子,不能被土壤胶体所吸附。
3.硝酸盐肥料对作物吸收钙、镁、钾等养分无抑制作用。
4.硝酸盐容易通过反硝化作用,形成作物不能利用的氧化氮气体或氮气而脱氮损失。
5.多数硝态氮肥吸湿性强,吸湿潮解后结块,易受热分解放出氨气,易燃易爆,在贮存、运输和施用中应注意防潮和安全,不要和易燃物一起存放。
三、硝铵态氮肥
硝酸铵,肥料中氮素是以铵离子和硝酸根离子两种形态存在,其氮素含量高,兼有前两类肥料的特点。
四、酰胺态氮肥
尿素,肥料中的氮素以酰胺基形式存在,含N 46.7%,是固体氮中含氮最高的肥料。大部分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一般需经过土壤微生物的作用,转为铵态氮之后,再供作物吸收。
五、氰氨态氮肥
石灰氮(氰氨化钙),肥料中的氮素在分解过程中产生酰胺基。大部分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一般需经过土壤微生物的作用,转为铵态氮之后,再供作物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