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 English
中国农药协会
loading...

《世界农药》

  当前位置:中国农药工业网 >> 《世界农药》 >> 世界农药

《世界农药》2021年第9期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来源:农药工业网 日期:2021-09-29

 

综述专论


全球玉米用农药市场及产品开发概况……………………………………………………柏亚罗,叶子雨
摘要:概述了全球作物用农药市场、玉米用农药市场及其领先产品,介绍了玉米用农药发展历程及研发上市产品,并预测了玉米用农药市场发展趋势。

 

欧洲的作物生产、农药使用及未来作物保护政策的选择………………………………………申继忠
摘要:应欧洲议会科学技术未来小组(STOA)的要求及在欧洲议会秘书处议会研究服务总局(EPRS)的管理下,瓦赫宁根大学和研究中心的专家Johan Bremmer、Marleen Riemens和Machiel Reinders撰写了名为“欧洲作物保护的未来”的研究报告,其内容包括研究报告主体和2个附录。该报告于2021年1月发布。其主要内容包括欧洲目前的农业生产情况(包括作物种植面积、各种重要作物在南北中各区的种植情况)、主要作物的病虫草害及农药使用情况、农药的立法以及欧洲未来作物保护政策选择等。重点介绍了上述报告中关于农业生产现状(欧盟南北中3区的主要作物及其种植面积)、主要作物的病虫害及作物保护措施和农药使用情况,以及未来作物保护政策选择等,希望对国内农药界同行开拓欧盟农药市场有所帮助。

 

谈“氮气保护”在农药化工事故预防中的应用………………………………孙兆青,宫薇薇,蒋春晓
摘要:对精细化工企业生产主要特点进行了梳理、总结,从近年来精细化工企业发生的事故出发,分析了主要事故原因,提出了安全控制措施,并通过在工厂的工程实践来阐述氮气保护在事故预防中的作用,以期为精细化工企业提高本质安全水平提供一些帮助。

 

技术创新

 

新型杀菌剂苯并烯氟菌唑合成研究……………………………………………尹 凯,尹 新,吴 浩,等
摘要:研究了一种简便、温和、高效的苯并烯氟菌唑合成方法,以医药中间体2-氨基-6-硝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经环加成、烯烃化、加氢还原、缩合4步反应合成了苯并烯氟菌唑。总收率57%以上,含量98%以上,并通过液相色谱、核磁氢谱等分析手段确认了关键中间体及苯并烯氟菌唑结构。该工艺路线更加清洁、高效、可行,具有较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双酰胺类杀虫剂四唑虫酰胺的特点、合成与应用………………………………………………谭海军
摘要:利用已有的分子靶标和先导化合物开发具有新颖化学结构的杀虫剂一直是促进害虫抗性治理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引入三氟甲基四唑结构,拜耳公司开发了又一个作用于新型鱼尼丁受体靶标的杀虫剂--四唑虫酰胺。与氯虫苯甲酰胺和溴氰虫酰胺等邻甲酰氨基苯甲酰胺类杀虫剂相比,四唑虫酰胺在理化性质、毒性、残留、杀虫活性、产品合成和应用等方面存在诸多的相似性,但对一些鳞翅目、鞘翅目和双翅目害虫更有效。四唑虫酰胺适合用于害虫综合治理,其研发、生产和应用情况值得关注。

 

不同组合用药处理对小麦赤霉病及DON毒素影响…………………………董红刚,王晓芸,史晓莉,等
摘要:通过不同杀菌剂组合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小麦产量及DON毒素控制效果的试验研究,明确不同杀菌剂组合在小麦赤霉病与毒素控制中的价值。结果表明,在小麦扬花初期使用200 g/L氟唑菌酰羟胺SC 60 mL+25%丙环唑SC 40 mL,8 d后又使用200 g/L氟唑菌酰羟胺SC 60 mL+25%丙环唑SC 40 mL的处理和扬花初期使用200 g/L氟唑菌酰羟胺SC 50 mL+25%丙环唑SC 32.5 mL,8 d后再使用48%氰烯菌酯.戊唑醇SC 50 mL的处理对小麦赤霉病及DON毒素的总体控制效果良好,2个处理对赤霉病的防效分别为94.59%、93.76%,对DON毒素的控制效果分别为91.76%、94.41%.,并对小麦都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小麦容重增幅达4.57%、3.74%,千粒重增幅为18.41%、16.14%,单位面积产量增幅为38.61%、33.09%。综合抗药性治理和科学用药等因素分析,在小麦抽穗扬花初期先使用200 g/L氟唑菌酰羟胺SC 50 mL+25%丙环唑SC 32.5 mL,8 d后再使用48%氰烯菌酯.戊唑醇SC 50 mL配方是有效控制小麦赤霉病、降低DON毒素的良好用药方式,保障小麦产量和质量安全。

 

黔东南州辣椒农药残留膳食摄入风险评估…………………………………胡 毅,王 微,兰吉玉,等
摘要:为了解黔东南州辣椒产品质量安全情况,通过对黔东南州采集的116份辣椒样品中的农药残留进行了检测分析,采用国家估计每日摄入量和国家估计短期摄入量对3-5岁儿童和一般人群进行农药残留膳食摄入风险评估,并对辣椒中残留农药进行风险排序。结果表明,从辣椒样品中共检出14种农药,检出率37.93%。3-5岁儿童农药残留慢性膳食摄入风险为0.01%-2.77%,一般人群的农药残留慢性膳食摄入风险为0.01%-1.51%,3-5岁儿童和一般人群农药残留慢性膳食摄入风险均远小于100%,辣椒农药残留带来的潜在慢性风险很小。3-5岁儿童农药残留急性膳食摄入风险为0.06%-10.48%,一般人群农药残留急性膳食摄入风险为0.03%-4.42%,两组人群的急性膳食摄入风险均小于100%,急性摄入风险可以接受。农药风险排序结果表明,检测出的农药以低风险为主,占比92.86%。样品风险排序得出,高、中、低、极低风险样品占比分别为1.72%、6.03%、6.90%、85.34%。样品以中低和极低风险为主,占比98.28%。因此,黔东南州辣椒农药残留慢性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均不会带来潜在风险,辣椒质量安全情况较好。

 

苯并呋喃酮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王 怡,李春艳,庞怀林
摘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建立了测定苯并呋喃酮的定量定性分析方法。采用C18不锈钢柱(150 mm×4.6 mm i.d.,5 µm)和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乙腈、甲醇和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268 nm波长下对苯并呋喃酮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得苯并呋喃酮的保留时间为10.1 min,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9,标准偏差为0.09,变异系数为0.13%,平均回收率为100.02%。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稳定、结果准确等特点,可满足苯并呋喃酮生产过程中的定量分析和质量控制要求。

 

订阅杂志请点链接2021《世界农药》征订单.doc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