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 English
中国农药协会
loading...

行业信息

  当前位置:中国农药工业网 >> 行业信息 >> 行业观察

新烟碱、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咪鲜胺、氰氟草酯等抗性监测结果出炉!
责任编辑:左彬彬 来源:农药工业网 日期:2022-03-10

 

1.1  褐飞虱


1.1.1  监测结果


1.1.1.1  对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调节剂抗性


目前监测地区褐飞虱种群对第一代新烟碱类药剂吡虫啉处于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大于2,000倍),对烯啶虫胺处于低至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5.1~23倍),对第二代新烟碱类药剂噻虫嗪处于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大于700倍),对第三代新烟碱类药剂呋虫胺处于中等至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47~178倍)。对砜亚胺类药剂氟啶虫胺腈处于低至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6.6~32倍),对介离子类药剂三氟苯嘧啶处于敏感至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2.1~13倍),其中监测到江苏宿迁种群对三氟苯嘧啶产生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为13倍。与2020年监测结果相比,褐飞虱对三氟苯嘧啶抗性呈上升趋势,首次监测到有中等水平抗性种群,但对其他新烟碱类药剂抗性倍数总体变化不大。


1.1.1.2  对昆虫生长调节剂类药剂抗性


目前监测地区褐飞虱种群对昆虫生长调节剂类药剂噻嗪酮处于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大于1,000倍)。与2020年监测结果相比,褐飞虱对噻嗪酮抗性倍数总体变化不大。

1.1.1.3  对有机磷类药剂抗性


目前监测地区褐飞虱种群对有机磷类药剂毒死蜱处于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21~89倍)。与2020年监测结果相比,褐飞虱对毒死蜱抗性倍数总体变化不大。

1.1.1.4  对吡啶甲亚胺类药剂抗性


目前监测地区褐飞虱种群对吡啶甲亚胺类药剂吡蚜酮处于中等至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大于50倍)。与2020年监测结果相比,褐飞虱对吡蚜酮抗性倍数总体变化不大。但据有关省植保站反映,由于吡蚜酮被作为防治褐飞虱主打药剂连续多年使用,使用量已从6克(按有效成分计算)提升到10克(按有效成分计算),田间防治效果已下降到80%左右,应引起水稻主产区各级植保机构的高度重视。

1.1.2  对策建议


鉴于目前褐飞虱对吡虫啉、噻虫嗪、噻嗪酮均已产生高水平抗性,建议各稻区停止使用吡虫啉、噻虫嗪、噻嗪酮防治褐飞虱;严格限制呋虫胺、三氟苯嘧啶、烯啶虫胺、氟啶虫胺腈防治褐飞虱的使用次数,每季水稻最好使用1次;吡蚜酮不提倡单独使用,要与其他速效性药剂混配使用。在褐飞虱防治过程中,迁出区和迁入区之间,同一地区的上下代之间,应交替、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无交互抗性的杀虫剂,避免连续、单一用药,延缓抗药性发展。

1.2  白背飞虱


1.2.1  监测结果


目前监测地区白背飞虱种群对昆虫生长调节剂类药剂噻嗪酮处于中等至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49~194倍),对有机磷类药剂毒死蜱处于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17~49倍),对新烟碱类药剂吡虫啉、噻虫嗪、呋虫胺以及吡啶甲亚胺类药剂吡蚜酮都处于敏感至中等水平抗性(对吡虫啉抗性倍数1.5~20倍、对噻虫嗪抗性倍数1.4~12倍、对呋虫胺抗性倍数1.3~20倍,对吡蚜酮抗性倍数1.1~27倍),对烯啶虫胺、氟啶虫胺腈、三氟苯嘧啶处于敏感状态。与2020年监测结果相比,白背飞虱对以上药剂抗性倍数总体变化不大。

1.2.2  对策建议


鉴于白背飞虱和褐飞虱通常混合发生,且目前褐飞虱已对噻嗪酮、吡虫啉、噻虫嗪产生高水平抗性,建议各稻区暂停使用噻嗪酮防治白背飞虱,限制吡虫啉、噻虫嗪使用次数,轮换使用呋虫胺、氟啶虫胺腈、三氟苯嘧啶等药剂,延缓抗药性发展。

1.3  灰飞虱


1.3.1  监测结果


目前监测地区灰飞虱种群对新烟碱类药剂烯啶虫胺,以及吡啶甲亚胺类药剂吡蚜酮等药剂处于敏感状态,对噻虫嗪处于敏感至低水平抗性(抗性倍数1.9~5.9倍),对有机磷类药剂毒死蜱处于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15~28倍)。与2020年监测结果相比,灰飞虱对以上药剂抗性倍数总体变化不大。

1.3.2  对策建议


在灰飞虱产生抗药性地区,严格限制毒死蜱使用次数,轮换使用烯啶虫胺、吡蚜酮等不同作用机理药剂防治灰飞虱;在水稻生长后期,当灰飞虱与褐飞虱混合发生时,不宜使用噻虫嗪进行防治。

1.4  稻纵卷叶螟


1.4.1  监测结果


1.4.1.1  对双酰胺类药剂抗性


目前监测地区稻纵卷叶螟种群对双酰胺类药剂氯虫苯甲酰胺处于敏感至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3.2~22倍),其中监测到广西宾阳、湖南长沙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产生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22倍、13倍。与2020年监测结果相比,稻纵卷叶螟对氯虫苯甲酰胺抗性呈上升趋势,首次监测到有中等水平抗性种群。

1.4.1.2  对大环内酯类药剂抗性


目前监测地区稻纵卷叶螟种群对大环内酯类药剂阿维菌素处于敏感至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4.5~17倍),其中监测到湖南邵东种群对阿维菌素产生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为17倍。与2020年监测结果相比,稻纵卷叶螟对阿维菌素抗性呈上升趋势,首次监测到有中等水平抗性种群。

1.4.2  对策建议


在稻纵卷叶螟防治过程中,迁出区和迁入区之间,同一地区的上下代之间,应交替、轮换使用多杀霉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茚虫威等不同作用机制、无交互抗性的杀虫剂,限制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使用次数,延缓抗药性发展。

1.5  二化螟


1.5.1  监测结果


1.5.1.1  对双酰胺类药剂抗性


浙江东部沿海地区、安徽沿江地区、江西环鄱阳湖地区、湖南中南部地区二化螟种群对双酰胺类药剂氯虫苯甲酰胺处于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152~1,293倍);湖北省部分稻区二化螟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处于中等至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24~108倍);江苏、四川省二化螟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仍处于敏感状态。与2020年监测结果相比,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高水平抗性区域已由浙江、江西、湖南省扩展至安徽、湖北省,应引起有关省植保机构高度重视。

1.5.1.2  对大环内酯类药剂抗性


浙江东部沿海地区、江西环鄱阳湖地区、湖南中南部地区二化螟种群对大环内酯类药剂阿维菌素处于中等至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11~173倍);江苏、安徽、湖北、四川等省二化螟种群对阿维菌素处于敏感至低水平抗性(抗性倍数1.0~8.1倍)。与2020年监测结果相比,江西省部分稻区二化螟种群对阿维菌素抗性倍数增加1~2倍。

1.5.1.3  对有机磷类药剂抗性


浙江、江西、湖南省大部分稻区二化螟种群对有机磷类药剂三唑磷处于中等至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13~113倍),对毒死蜱处于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12~35倍);安徽、湖北、江苏、四川省二化螟种群对三唑磷、毒死蜱处于敏感至低水平抗性(对三唑磷抗性倍数1.0~8.2倍,对毒死蜱抗性倍数1.0~6.4倍)。与2020年监测结果相比,二化螟对有机磷类药剂抗性倍数总体变化不大。

1.5.2  对策建议


二化螟对杀虫剂抗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其中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等省大部分稻区二化螟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处于高水平抗性,对阿维菌素、三唑磷处于中等至高水平抗性,对毒死蜱处于中等水平抗性。因此二化螟抗性治理要采取分区治理措施,在高水平抗性地区停止使用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三唑磷,在中等水平抗性以下地区继续限制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三唑磷、毒死蜱等药剂使用次数,轮换使用乙基多杀菌素、双酰肼类药剂,避免二化螟连续多个世代接触同一作用机理的药剂。同时,为应对二化螟抗药性问题,在采取低茬收割、深水灭蛹、性诱控杀等非化学防控措施的基础上,改变施药方式,采用秧苗药剂处理技术来早期防控二化螟,减少大田期施药次数和农药使用量。

1.6  稻瘟病


1.6.1  监测结果


从辽宁、浙江、湖北省6个县市采集的水稻病样上随机分离纯化共获得182株稻瘟病菌菌株。经抗药性检测,发现4株稻瘟病菌菌株对吡唑醚菌酯产生抗性,4株菌株对嘧菌酯产生抗性,抗性频率均小于3%。


1.6.2  对策建议


稻瘟病菌已对甲氧基丙烯酸酯类药剂产生零星的抗性,建议生产中使用甲氧基丙烯酸酯类药剂防治水稻稻瘟病时,注意与稻瘟灵、三环唑、咪鲜胺等其它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菌剂交替、轮换使用,延缓抗药性发展。

1.7  水稻恶苗病


1.7.1  监测结果


从辽宁、黑龙江、安徽等6省的9个县市采集的水稻病样上随机分离纯化共得到281株水稻恶苗病菌菌株。经抗药性检测,发现102株恶苗病菌对氰烯菌酯产生抗性,黑龙江省抗性菌株占比最高,抗性频率达93.6%,其中高抗菌株为63%;浙江、安徽省抗性菌株占比较高,抗性频率均大于58%,抗性菌株均以高抗为主;辽宁、湖北、云南省也发现有较高频率的抗性菌株存在,抗性频率为5.2%~20%。结果表明,抗氰烯菌酯的水稻恶苗病菌在我国处于发展和蔓延态势,特别是黑龙江、浙江、安徽省的部分稻区恶苗病菌种群已对氰烯菌酯产生了高水平抗性。

1.7.2  对策建议


在氰烯菌酯抗性严重的黑龙江、浙江、安徽等地区应暂停使用氰烯菌酯及其复配药剂,降低药剂的选择压;在其它地区,注意氰烯菌酯与戊唑醇、咪鲜胺等三唑类、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或咯菌腈等其它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菌剂混配或轮换使用,延缓抗药性发展。此外,需注意从无病地区引种,尽量避免种子带菌。

1.8  稻田杂草


1.8.1  稗草监测结果


1.8.1.1  对二氯喹啉酸抗性


从辽宁、江苏、湖南等10省(市)的53个县市稻田中采集得到188个稗草种群,经抗药性检测,对二氯喹啉酸抗性频率为91.5%,其中78个种群抗性指数大于10倍,占监测总种群41.5%;浙江、江苏、黑龙江省高水平抗性比例都超过50%,其中浙江省高水平抗性比例最高,为57.1%。与2020年监测结果相比,稗草对二氯喹啉酸抗性指数总体变化不大。

1.8.1.2  对五氟磺草胺抗性


从辽宁、江苏、湖南等10省(市)的53个县市稻田中采集得到185个稗草种群,经抗药性检测,对五氟磺草胺抗性频率为76.8%,其中47个种群抗性指数大于10倍,占监测总种群25.4%;江西、湖南、吉林和黑龙江等省中等水平以上抗性频率均超过60%,抗性频率分别为71.4%、70.8%、70.4%和60.0%,其中江西省抗性频率最高。与2020年监测结果相比,稗草对五氟磺草胺抗性指数总体变化不大。


1.8.1.3  对氰氟草酯抗性


从辽宁、江苏、湖南等10省(市)的53个县市稻田中采集得到188个稗草种群,经抗药性检测,对氰氟草酯抗性频率为65.4%,其中15个种群抗性指数大于10倍,占监测总种群8.0%;浙江、湖北、江西、江苏和湖南等省中等水平以上抗性频率均超过40%,抗性频率分别为57.1%、50.0%、50.0%、48.6%和41.7%,其中浙江省抗性频率最高。与2020年监测结果相比,稗草对氰氟草酯抗性发展较快,抗性频率增加13%,向高水平抗性发展风险较大。

1.8.1.4  对噁唑酰草胺抗性


从辽宁、江苏、湖南等10省(市)的53个县市稻田中采集得到182个稗草种群,经抗药性检测,对噁唑酰草胺抗性频率为15.4%,其中从浙江省稗草种群样本中检测到1个种群抗性指数大于10倍,占监测总种群0.5%。与2020年监测结果相比,稗草对噁唑酰草胺抗性指数总体变化不大。

1.8.2  千金子监测结果


从江苏、浙江、湖南等6省的27个县市稻田中采集得到129个千金子种群,经抗药性检测,对氰氟草酯抗性频率为78.3%,其中14个种群抗性指数大于10倍,占监测总种群10.9%;浙江、江苏、湖南省高水平抗性比例都超过10%,其中浙江省高水平抗性比例最高,为28.6%。与2020年监测结果相比,千金子对氰氟草酯抗性发展较快,抗性频率增加20%以上,抗性风险较大。

1.8.3  对策建议


稻田杂草防控要立足治早治小、封杀结合的防控策略,突出土壤封闭处理技术应用,减轻后期茎叶处理防控压力。根据抗药性监测结果,当前稻田杂草抗药性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在长江中下游双季稻、直播稻区,稗草种群对五氟磺草胺、二氯喹啉酸抗性频率较高,鄱阳湖地区稗草种群对氰氟草酯抗性发展较快,江苏、浙江等地区千金子种群对氰氟草酯抗性发展较快,需轮换使用其他不同作用机理的除草剂。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