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 English
中国农药协会
loading...

行业信息

  当前位置:中国农药工业网 >> 行业信息 >> 行业观察

上海生农徐海燕:立足研发创新,走向自动化和智能化之路
责任编辑:胡潇月 来源:农药工业网 日期:2021-10-25

  第二十一届全国农药交流会期间,《世界农药》采访了上海生农生化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海燕,下面就跟着徐总一起了解上海生农的业务类型、发展方向和目标。

《世界农药》:

  此前我们在采访上海生农生化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毕强董事长时,他提到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产品开发,公司一直坚持走的是仿创结合的道路,注重产品原药开发的同时,也注重产品的应用开发。请徐总谈谈公司的业务类型、发展方向和目标。

徐海燕:

  上海生农生化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近20年,公司自设立之初有两个目标:一是成为一家受人尊敬的上市公司,二是实现一个具有全球自主知识产权的农药创制产品的商品化。经过近20年的发展,公司围绕着这两个目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6年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造,2017年在新三板挂牌,2020年进入新三板创新层并被评为国家工信部第二批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随着2021年习主席宣布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成立,它的一个目标市场就是我们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这对我们公司以及整个中小企业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对公司后续的发展也是一个很好的机遇。


  公司目前业务类型主要有三个模块:

(1)农药制剂产品的国内市场销售:主要是自主开发的有特色的一些制剂配方产品,以吡丙醚系列产品为核心;

(2)跟国际知名农药、肥料公司(主要是国际前5强)合作业务:旨在学习HSE、工艺安全、交叉污染、现场管理等方面管理经验,提升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

(3)跟贸易平台合作进出口业务:结合自有产品资源,逐步打开国际市场。


《世界农药》:
徐总,请您介绍一下新产品的投入和市场的定位是怎样的?

徐海燕:
  公司自成立以来就立足研发创新,目前主要有两个研发中心,一是合成中心:主要围绕创制产品和仿制产品的工艺和清洁化研发;二是制剂研发中心,以市场为定位,开发具有公司特色的制剂产品,每年有2-3个产品投向市场,前期主要围绕吡丙醚系列等独家产品开拓市场,在经济作物上已经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随着公司发展,目前公司正在布局一些大田市场,正在开发中的产品定位以大田作物为主,形成经济作物和大田作物相互辅助的格局。

《世界农药》:
  刚才您提到“一个合成中心一个制剂中心”,请问徐总制剂加工和工厂自动化、智能化的建设规划是怎样的呢?

徐海燕:
  我们的工厂位于上海的西南角,也就是松江这一片区域,在上海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合理高效利用资源也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近年来公司陆续在自动化悬浮剂加工设备、固体分装设备、液体分装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并和国内知名设备企业建立长期合作,提升制剂加工设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此外,为了更好的提升公司后续发展,目前公司正在布局新的农药制剂加工基地,结合目前新的热点固体制剂工艺,打造国内甚至国际具有影响力的固体制剂加工示范点。

《世界农药》:
  我们期待生农生化的新的固体制剂车间能够早日投产。最近新的减排降耗政策下,公司的业绩有受到影响吗?你们是怎么来应对呢?

徐海燕:
  这是个很应景的话题,是每个制造业企业包括我们都需要去关注的话题。“碳达峰”和“碳中和”政策以及节能减排的双控政策,在新冠疫情的不确定背景中,对公司的发展肯定存在不确定的影响,从能耗方面来说,本来制剂加工厂就不属于高能耗高排污企业,公司的整体运行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原材料的价格不稳定性的影响是存在的,但针对公司的主要产品,我们其实从8月份就开始做一些布局,当时并没想到形势会这么严峻,只是主要考虑下半年北方地区供暖对能耗的要求、冬奥会环境和物流的影响提前开始做一些规划,现在看来为满足我们今年第四季度和明年第一季度主打产品方面打下了一定的基础。综合来说影响多少还是要看这波原材料行情的持续性和波动纬度,但是我相信国家政策肯定是有利于我们整个制造业企业发展的。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