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来源:中国农药工业网 日期:2025-09-03
七月下旬,无意间刷到一个账号名为“农化扫黑组”刊发的一条短视频,题目叫“劝你远离黑科技”,其内容后述。先来聊一聊“黑科技”一词在大家心目中的印象。
看到“黑科技”一词,经常出现在高科技、互联网、尖端制造、科学前沿及产品营销等领域,具有高端且神秘的色彩,也是营销中常常带给人亮点或颠覆认知的宣传术语。
“黑科技”与高科技有区别。高科技是一个更严谨、中性的规范术语,指建立综合科学研究基础上的先进技术。“黑科技”则更倾向于民间、网络和营销用语,强调神秘色彩及带给人震撼及颠覆的神奇技术。几乎所有的“黑科技”都是高科技,但未必所有的高科技都属于“黑科技”。
那么,把“黑科技”一词放在农化农药行业里,留给农业从业人员又有哪些印象呢?接下来叙述一下那条短视频是如何“劝你远离黑科技”的。
短视频开篇第一句话“农药黑科技不是高科技”,一下就点破“黑科技”一词在农化农药行业不是正派的“好”印象。紧接着讲述农药“黑科技”、小药及隐形成分或违规添加等,会造成“作物安全隐患多,破坏生态麻烦多,它们没有取得正式登记,有了药害无处索赔且消费者权益难以维护等痛点,最后劝诫广大农户远离‘黑科技’,一起净化庄稼地”。
看到这条短视频后大概几天时间,即7月26日,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关于开展农药行业“正风治卷”行动的通知,快速传遍整个农化圈。文件开头告各会员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根据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综合整治内卷”的工作要求,经研究决定,针对当前农药行业存在的隐形添加、非法生产、无序竞争等突出问题,在全行业开展“正风治卷”三年行动。其中重点任务的第一项指出:严禁在产品中添加或以助剂名义销售隐形成分或未登记的活性成分。严禁在产品中出现的违规添加、隐形成分或者未取得登记的活性成分,都属于我们常说的农药“黑科技”范畴,所以,农化行业里的“黑科技”一词,并不是高科技、获得正式登记产品或者合法销售的产品,而是上不了台面的打击对象。
在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的“正风治卷”行动通知中,提到严厉打击非法生产行为,要求企业主动配合公安、市场监督等部门开展监督执法行动,并设立专门的有奖举报邮箱
ccpia315@163.com。
目前,越来越多的行业协会、媒体及农化企业的抵制态度和行动加入,相信充斥在市场的农药“黑科技”,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这在很大程度上能促进“正风治卷”行动的开展,对于农户权益保护、农化市场良性竞争、生态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起到良好作用。
农药“黑科技”不是高科技,不但没有取得正式登记,还存在很多未知的生态环境及农残风险,大多数“黑科技”和违规添加产品的价格或利润,是正规产品的几倍不等,很大程度上,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加剧了市场不良竞争,存在较大的“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风险,最终遭受损失的还是广大农户。
所以,务必警惕和远离农化“黑科技”。